时间:2025-04-28 16:01:20
《暗黑破坏神4》已经公布了一段时间,近期D4的游戏总监和美术总监对玩家社区了的热点问题进行了解答。主要对设计理念、交易系统、PVP系统、赛季系统等做了详细的介绍,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暗黑破坏神4》已经确定在社交方面将会区别于以往所有的暗黑作品。在玩家社区中,玩家角色能进行许多有趣的互动,并且能全方位的展示自己的角色。但玩家现金拍卖行确定不会存在,其他形式的拍卖行现在还不能确定。
早在《暗黑破坏神2》时代,暴雪就开始做PVP系统了,但同时也用了很长时间来把PvP调整至可以上线的转态。对于《暗黑破坏神4》来说,暴雪从一开始就把PVP系统纳入游戏设计考量中,根据目前的消息,我们可以得知暴雪还在尝试各种各样的PVP模式,还没有一个很具体的方向供参考。重点是,暴雪从一开始就很严肃地对待PVP系统,应该是不会再出现半成品的状况。
经过《暗黑破坏神3》略畸形的游戏发展状态,暴雪终于意识到物品交易对于游戏寿命的影响。同时,物品不加以限制地交易,也会导致很大的问题。游戏史上多少好游戏都没落于无限制的物品交易。根据目前的消息,暴雪在推敲交易系统的具体细节。目前可以确定的是部分物品可交易,部分不可交易,且某些物品具有不同的绑定规则,例如一次交易后绑定(类似魔兽世界的交易系统)。也许做好的物品不可以交易,但最棒的物品绝对来自于怪物掉落。
可以预期看到是类似《暗黑破坏神3》的悬赏以及秘境的玩法。根据目前消息可以确定的是,D4不会只有单一的游戏后期玩法,可以根据玩家的个人喜好惊喜选择。作为开放世界的RPG游戏,玩家们可以有不同的事情可以做。比如专攻PVP,或者探索世界当个旅行者,也可以不断推进到更高的难度等等。
《暗黑破坏神4》用的物理引擎可以说是全暴雪IP中最好的一个,基于PBR渲染,光影效果将会有质的提升。施展法术时,光影将是以全动态的方式呈现。举个例子,在昏暗的地下城里,法师使用化身雷电技能时,会沿途照亮身板的区域,根据当时所处的位置进行变化。在以往所有的“暗黑系列”里都是见不到的。《暗黑破坏神4》主题是回归黑暗,将作为面向成人的IP发布,同时要担心的就是在国内能不能过审了。
在以上的说明中,可以预见的是《暗黑破坏神4》是整个“暗黑系列”的集合体,而不是作为谁的继承者而存在。跳脱出以前的游戏框架,给予我们这群奈非天们无限的期待。那重点就是到底能不能过审,以目前的游戏性质和画面内容来说。原版在国内很难过审,甚至完全无法过审。谁也不愿意见到删减版的庇护之地,不说了,我先去把我的亚服账号翻出来。
2016年5月25日,距《魔兽》在国内上映还有14天,有报导宣称影片在“观看首映的职业影评人眼中评分极低”。
《魔兽世界》的玩家们对这个消息嗤之以鼻,“我才不在乎这部电影讲了什么。”一个显然是《魔兽世界》玩家的网友评论,“我只是去参加魔兽玩家线下聚会的,就算放120分钟游戏画面,我也会去看,而且至少三刷。”
另一条评论是:“是时候让《小时代》的观众看看什么是粉丝了!”
没错,所有人都毫不怀疑这些情怀满满的玩家们能够做到这一点,以及,所有参与在这场《魔兽》盛宴中的公司和个人,从市值数百亿的巨头,到依靠《魔兽世界》获得影响力的“网络红人”,都是这样相信的。
■ 版权
在今天,没有任何人怀疑《魔兽》这个“超级IP”的作用,这几乎是所有人能想象到的最优质的“游戏IP”,这个名字超过《最终幻想》,超过《光环》,甚至超过《超级马里奥》。《魔兽》电影在中国得到了超乎寻常的关注,几乎成为了社会热点现象。
但这是一个10年的老项目,而且在之前的10年中,这部电影一直跌跌撞撞。暴雪早在2005年——11年前——就开始接洽好莱坞各大电影公司,但包括华纳兄弟和派拉蒙在内的一线公司对该项目毫无兴趣。
2006年5月,暴雪同传奇影业宣布达成协议,后者获得《魔兽》电影改编权。2009年7月,暴雪及传奇影业宣布《魔兽》电影将由《蜘蛛侠》三部曲导演山姆·雷米执导,但有报导称暴雪和导演在电影剧情上频繁产生争执,2012年7月,山姆·雷米宣布放弃执导《魔兽》电影。2013年,项目启动7年后,曾执导《月球》和《源代码》的英国导演邓肯·琼斯签约传奇影业,执导《魔兽》电影。2014年1月,电影正式开机。
在2006年时,无论暴雪还是《魔兽世界》的影响力都无法与后日相提并论,当时《魔兽世界》发布不足一年,《魔兽世界:燃烧的远征》和《魔兽之王:巫妖王之怒》尚未问世。在中国,盛大网络的陈天桥先生成为首富不过2年,网络游戏仍在社会的反对声浪中艰难前行。
与之相对应的是以门阀森严而著称的好莱坞和极度复杂的版权交易模式,和游戏相比,好莱坞充满了傲慢和条条框框的行规,外来者往往会碰得头破血流。
“在好莱坞面前,你知道吧,他们可能不会正眼看暴雪,再怎么说当时暴雪也只是一个二线游戏公司,有没有和好莱坞谈条件的资格都很难说。”一位受访者对触乐记者表示,“游戏也好,漫画也好,电影会大卖,都是几年后才起来的概念。2006年的时候没人看得上这个,而且如果好莱坞看重这个品牌,也不会落到传奇影业这种小公司手里。”
但不管怎么说,10年的时光已经过去了,《魔兽》电影终于完成,并且跃跃欲试准备走向全球银幕。当年的《魔兽世界》玩家已经长大成人,他们当年曾因舆论对游戏的误解而紧密抱团,现在则已经成了社会中坚力量。他们当然有经济能力买下一张电影票,甚至愿意出钱包场——就像一个玩家说的那样,“我要给我的弟兄买一张票,我不知道他现在在哪儿,但是在游戏里,他一直在我身边。”在一些电影院,魔兽玩家们甚至用预订的座位组成了部落的标志。
所有人都认为《魔兽》在中国的票房将超过10亿元,有人甚至认为最终票房可以达到15—20亿元,甚至更高。
而围绕它的战斗进入了最激烈的时候。
■ >$1,000,000,000
针对《魔兽》拍摄方传奇影业的资本游戏早在几年前就已经开始。资本市场自有其运作逻辑,在基于市值(哪怕是依托概念炒热的市值)的考虑下,一切行为都必定会有合理的解释。
2016年1月,万达集团宣布以35亿美元现金收购传奇影业,这也是到目前为止国内企业规模最大的境外文化采购。《纽约时报》的一篇报道称,“此次收购将帮助传奇在中国电影市场上获得更多市场机会。”
在此之前半年,2015年9月17日,腾讯成立全资子公司腾讯影业,腾讯宣布腾讯影业“将以联合出品方身份参与传奇影业《魔兽》电影的探索合作。同时利用自身的线上平台优势,最大限度地整合腾讯资源,为电影打造线上粉丝平台。”
在此之前2年,2014年4月,中影投资传奇影业两部影片《魔兽世界》和《第七子》,据称“投资总额达数千万美元”,中影借此获得了影片在中国区的发行权,影片署名权和全球分账。
华谊兄弟同样投资了《魔兽》电影,该公司也将会参与《魔兽》电影在全球范围内的票房分成。
华谊兄弟将会参与《魔兽》电影在全球范围内的票房分成
太合娱乐也参与了《魔兽》电影的投资,但投资细节尚未透露。
除了以上直接投资传奇影业或《魔兽》电影的公司之外,还有大量公司凭借《魔兽》电影的概念在股市上高歌猛进,在国内A股市场上,《魔兽》电影甚至成为了利好概念,一篇名为《魔兽概念股逆势拉升》的文章中提醒投资者:“A股市场与《魔兽》相关的个股突然逆势拉升,美盛文化盘中冲击涨停,收盘涨幅7.39%,华谊兄弟、美邦服饰涨逾4%。”报导中提及的美盛文化是电影玩具产品的中国地区总代理,而美邦服饰则通过暴雪得到了“魔兽系列MTEE服装”的授权。
在这场热潮中,暴雪中国,以及暴雪和网易的合资公司上海网之易(《魔兽争霸》和《魔兽世界》代理方)则保持着沉默。在中国,大多数玩家了解艾泽拉斯大陆的途径是《魔兽世界》,严格意义上讲,《魔兽》电影和《魔兽世界》共享了“魔兽”这一品牌及设定,但电影和游戏各自拥有自己的“IP”,并分别拥有运营IP的权利。但没人在乎这一点,甚至可能只有很少的人注意到了这一细节。
你接下来会看到大量基于《魔兽》的产品广告
但也有信息源指出,腾讯投资《魔兽》电影,同时承担《魔兽》电影的线上宣传,这显然让网之易并不舒服。与此同时,网之易目前的工作重心已经转移到《炉石传说》和《守望先锋》上,《魔兽世界》的用户群已经趋于饱和,因此他们选择了沉默。
“以前都是游戏沾电影的光,现在也看看电影沾游戏的光是什么样。”一位受访者对触乐记者表示,“你看现在这些营销什么的,目标用户群其实大部分都是《魔兽世界》用户,但是这个电影和暴雪其实关系也不大,和《魔兽世界》关系其实更不大,从效果上看,《魔兽世界》已经早过了最辉煌的时期,当年暴雪肯定希望用电影完善世界观,同时给游戏导流,但没想到电影拍了10年,现在《魔兽世界》用户群很稳定了,对于暴雪而言,它就只是个电影而已了。”
■ >¥100,000,000
资金雄厚的资本猎手们保持着相对有序的游戏方式,在此之外,形形的其它企业则纷纷希望借助《魔兽》这个概念来一次漂亮的“市场营销”。
2016年5月,PPTV宣布得到了《魔兽》电影的独家网络版权,此举甚至被其赋予了“验证其新商业模式”的高度。在几周后,更名为聚力传媒的PPTV在北京三里屯举办《魔兽》线下主题展览,报道中这样描述展览细节:“PPTV两款手机同步亮相,与众多电影场景一同给参观者带来良好的体验。”
与之相比,更为直接的思路则是品牌授权,据触乐记者统计,目前宣称“得到官方授权”的产品包括牛奶、背包、马克杯、抱枕、金视、雨伞、手环、钥匙扣、项链、贴纸、充电宝和汽车遮阳板。
“得到官方授权”的牛奶产品
有不愿透露身份的信息源向触乐记者透露,传奇影业甚至试图授权“《魔兽》电影游戏改编权”,有消息称,在几个月前,传奇影业在华接洽几家主要的发行渠道,希望找到开发团队接下这一改编产品进行开发,但开发公司们表示“太不靠谱”。据称此事在暴雪的干涉下中止。
在此之前,所有基于游戏的周边授权及异业合作都要直接通过暴雪审批,暴雪对于周边及异业合作向来相当严格。“暴雪之前对这个卡得非常死,能通过的合作基本上……你知道吧?量级都是很重的。”一位受访者对触乐记者说。
但拥有《魔兽》电影相关权利的传奇影业对此显然要开放许多,传奇中国在《魔兽》电影授权上似乎并无节制,有消息向触乐指出,传奇中国大量出售基于《魔兽》电影的授权,数量达到“数十个”之多,这直接导致了大量品牌搭上《魔兽》快车,纷纷打出情怀路线。
“官方电视合作伙伴”,我很喜欢飞利浦,但是……电视?
《魔兽世界》中的部落标志和《魔兽》电影中的标志标志并无任何不同,大多数人也无法区分一个人类剑士到底是出自《魔兽》电影还是《魔兽世界》。对于暴雪中国和网之易而言,周边授权和异业合作是他们重要的利润点来源,现在大批厂商通过传奇影业的授权,得以名正言顺地将这些东西印在周边产品上,而且,他们从中还得不到任何收入。
针对电影中所使用的素材授权周边在电影行业中极为普遍,电影发行公司通常会通过授权提前收回成本降低风险。但问题在于,基于《魔兽》电影的授权素材和基于《魔兽世界》游戏的授权素材几乎毫无区别。这从法律上当然毫无问题,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这一点。
“之前谈一个授权,你知道和爸爸(暴雪)那边谈有多费事吗?我不是说暴雪就有多强,所有合作对象都是可口可乐和麦当劳,但至少出来的东西不会太LOW,不会砸了暴雪的招牌。”一位受访者对触乐记者说,“现在连手机指环都有了,我也不是说那个东西很差,但……一个手机指环?”
我不会说我没感到别扭
有消息称,传奇影业买断了《魔兽》的版权,这意味着电影票房收入和暴雪完全无关。与此同时,从当前的情况来看,传奇影业显然获得了授权电影形象的权益——尽管授权的形象可能仅限于《魔兽》电影而非《魔兽世界》,但谁会在意这些?
“好莱坞最强的地方不是创作,而是发行,从影片的宣传,到院线洽谈,再到商务合作,一揽子全部搞定。这个权益的形成很像我们现在的渠道。”一位熟悉电影版权操作的受访者对触乐表示,“从一些事情上看,暴雪当年签署授权的时候应该没考虑过版权管理,毕竟10年前全世界都没几个公司理解版权管理这档事情的,更不要说游戏公司了。”
■ >¥10,000
《魔兽》电影被赋予了足够多的意义,它是“游戏人的狂欢”,是“玩家的盛宴”,是情怀,是回忆,是兄弟热血和褪色的时光。这让这部电影的意义超越了电影本身,变成了社会共享的文化符号。
消费这一文化符号也变成了理所应当的事情,这一层面的行为更加直截了当,支持者们(通常是《魔兽世界》的玩家)通过购买电影票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而商业场所则通过各种合法或擦边球的方式吸引这些支持者。
你隔三差五就能看到某个电影院把自己打扮成《魔兽》的场景,但这么干的并不仅限于电影院,巨大的联盟和部落旗帜飘扬在温泉休闲中心、零售店和某些促销卖场上空,英雄们严肃地凝视着顾客。你很难判断这些行为中哪些得到了游戏授权,哪些得到了电影授权,哪些甚至什么授权都没得到,但可以肯定的是,这其中有大量并未在《魔兽》电影中出现的形象,包括火精灵和熊猫人,甚至包括霜之哀伤和巫妖王。
这种东西出现在某个“水游城”前的广场上
《魔兽》的电影贴片广告也成为了公司——尤其是游戏公司——的争夺对象,这显然是绝佳的宣传渠道,定位精准,影响巨大,而且有助于提升企业和产品形象。据称早在几个月前,厂商们就已经把电影贴片争抢一空。
连“魔兽”电影票(尤其是首映票)也成为了热门货色,至少有十家以上游戏厂商包场邀请行业人士观影,这让观影变成了一种社交仪式,也让很多人不得不面对选择困境。在游戏厂商之外,几乎所有的厂商——包括房地产、汽车、留学和你所知的几乎所有行业,都选择包场电影作为维护客户的方式。
在这个时间点上,《魔兽》电影成为了一个社会现象,几乎所有网站都在举办“送《魔兽》电影票”的活动,数量从数百张到数千张不等,从这个角度而言,《魔兽》电影的票房似乎已经毫无悬念可言。《魔兽》甚至出现在报纸封面上,企业们用支持《魔兽》的形式来宣称自己和主流人群站在一起,传递出“我和你们一样。”的信息。
我的同事评论:一种通用货币
在此之外,大量依托《魔兽世界》而获得影响力的网络红人们也获得了足够多的机会,一些“魔兽名人”在过去的几个月里接到了各种合作机会,他们出席各种活动,参与各种研讨会,用自己的身份为活动赋予合理性和影响力,并获得报酬。这一行为甚至扩展到Cosplay界,“过去这两个月我收到的跟“魔兽”有关的活动比过去几年都多。“一位Cosplay爱好者对触乐记者说,“什么企业都有,连4S店都有,让我们在那儿站一下午……我都不知道他们是怎么找到我的。”
■ >¥30
明天,6月8日,《魔兽》电影将开始在中国大陆公映,它的命运当然已经注定,它几乎不可能失败,你当然还会买票去看,不是吗?你的朋友不是也一样吗?
这就是这篇文章所描述的,所有事情的唯一基础。
大家好,这里是正惊游戏,我是正惊小弟。
说到“游”,不知道各位老玩家们想到的是哪款游戏呢?小弟我首先想到的是《A3》。
2003年国内市场还是韩国游戏的天下,当年国内代理商海虹就花了220万美元拿下《A3》代理,然后又花了4000万人民币以“游”为噱头进行推广,在猛烈的宣传下,《A3》和《魔兽世界》《天堂2》并列当时玩家最期待游戏榜前三,那张极美的海报也铺遍全国的大小网吧。
原图
手游宣传图也用了类似的图片
《A3》开服3小时就达到了15万同时在线玩家,虽然开服火爆,但是游戏凉的也很快,这是因为玩家理解的成人和游戏的表现的成人不一样,游戏的展现的是成人是血腥暴力(但是国服进行了一些和谐),而不是一个房间一个女主三四个男主的戏……
最终《A3》国服在2006年1月23日停运,韩服则2015年才凉,虽然游戏凉了,但是时至今日国服那疯狂宣传依旧活在玩家的心中。
近日由韩国Netmarble研发,明日世界代理的手游《战之刃:幸存者(A3:Still Alive)》国服正式上线。
《战之刃:幸存者》是21年前被在韩国评为18禁,号称亚洲首款成人端游《A3》的精神续作。这是一款西方魔幻背景的RPG手游,标准的韩国游戏模式和美术风格,基本上就是《黑色沙漠》手游2.0版。
《战之刃:幸存者》游戏的特色就是加入了吃鸡玩法和魂契者这两点,所谓的魂契者,就是游戏里常见的宠物系统换个名字而已,还有一个特别的地方那就是加入了区块链玩法,不过这个核心玩法在国服里被删除了,除此之外这游戏就没有太多的亮点了。
《战之刃:幸存者》韩服于2020年上线,然后很快在172个国家地区上线,游戏凭借区块链玩游戏可赚钱的操作,一度火爆到不行,最高上过App Store畅销榜第二和Google Play商店畅销榜第三,还入选2020年韩国电竞项目中的表演项目。
虽然《战之刃:幸存者》国服有着200万的预约,但是口碑一般般。
有玩家吐槽说以为这是10年前的游戏,因为游戏是自动任务,自动寻路,基本上不用玩家自己去操作。对此有玩家就吐槽说我是来玩游戏的,不是看游戏的。有玩家就直言这就是画面好点的页游,没打击感,配音出戏,玩了10分钟就删了。
还有玩过外服的玩家表示国服各种乱改,衣服也和谐过,纯纯的骗氪游戏。
小弟嘠绿共:这款游戏也不说没有好评,不过一眼看去都是演员评论……作为一款比外服慢了3年,本身玩法又不出众,又没办法搞定海外版关键的区块链玩法,如今想火不如先想怎么活吧。
一个正惊问题:你选一款游戏会看重什么?
用户评论
哇,这壁纸好酷啊!太有感觉了。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终于找到了可以满足我爱豆控和游戏控双重需求的壁纸啦!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些壁纸都特别详细,细节处理很棒!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收藏了收藏了!我的电脑桌面要换个风格了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好眼 catching 的图片,很喜欢这种画风。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魔兽世界真是一个充满魅力的世界,从游戏到壁纸都能让人着迷。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画风是不是很适合做屏幕闪屏啊?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真想拥有这些精美的人物模型!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有没有高清版本啊?太喜欢这幅画的细节了!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分享给大家,让我的好友们也能欣赏一下这份视觉盛宴!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好多喜欢的角色都出现在里面!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些壁纸真是太适合用来炫耀自己玩魔兽有多久啦!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希望以后还有更多精彩的成人壁纸发布!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喜欢这种暗黑风的感觉,很有力量感!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看到这些画作让我又想重温游戏了!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几个角色真是太帅气了!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壁纸做的超级用心!我都要把这些壁纸收集起来!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收藏!以后换壁纸的时候就用这些了!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有没有高清不压缩的版本?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