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7-03 06:04:26
第十名:山脊赛车/GT赛车携带版
关于我PSP时代的第一款游戏记忆就是来自《山脊赛车》。那时的我甚至还没有属于自己的PSP。记得是暑假的某一天,我的一位好友拿着他新买的PSP到我家玩,里面插着的游戏卡就是《山脊赛车》。当打开游戏时我就完全被里面的画面给折服了,卧槽!这真的是掌机游戏的画面?那全3D的建模,精细的场景,绚丽的光影瞬间就将我的目光死死地锁定到了游戏之中。在那小小的屏幕里,我甚至感觉他的画面不亚于当时的PS2主机。于是从那一刻起,我就下定决心,这PSP我是买定了,没别的就为了拿在手上玩《山脊赛车》。不过要论PSP上完成度最高制作水准最出色的赛车游戏,可能必须还得是由索尼自家开发的《GT赛车携带版》了,该作的制作人正是顶顶大名的山内一典。《GT赛车携带版》在PSP还未发售时便已经立项,直到PSP末期才得以正式和玩家见面,足可以见得制作组的用(摸)心(鱼)程度。本作的画面比起之前提到的《山脊赛车》又拥有了很大的进步,而操作的手感也完全不亚于家用机的水准,虽然是掌机游戏但是一些现实中著名的赛道如纽北,萨森等都完美的还原了出来,而能够把这么多名车放在口袋里随时玩几盘《GT赛车》也是多少系列老玩家的梦想啊!
第九名:圣女贞德
《圣女贞德》是我正式拥有PSP后通关的第一个游戏。本作的题材取材自广为人知的英法战争时的英雄圣女贞德的故事。并且游戏还融入了一定的奇幻元素,玩家扮演圣女贞德,率领同伴们抗击英军的同时还要与现世于人间的魔物们战斗,为本作厚重的故事背景披上了一层魔幻色彩,这种改编无疑时相当成功的。作为一款SLG,他在保留了传统战棋游戏玩法的基础上创新性的加入了“炽热点”和“连携防御”系统,大大强化了本作攻防的战略性。而优秀的美术风格同样也是《圣女贞德》的一大亮点,无论是精致的2D过场动画还是战斗棋盘,丰富的场景与绚丽的光影色彩都是本作的一大亮点,算是PSP时代最让我惊喜的战棋游戏之一。
第八名:战场女武神
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世嘉在PSP上一共发行了两款《战场女武神》,分别是系列的2代和3代。本作最大的特色自然就是将战棋游戏与第三人称射击相结合的玩法,这个设定在当时来看是非常具有创新性的,他既保留了战棋游戏对不同兵种间的配合与人员调配的战术性,射击部分又大大加强了玩家的代入感,让战场哪肃杀紧张的氛围更加出色。而如果提到《战场女武神》系列,就不得不提本作优秀的美术风格,该作的动画采用素描加水彩的手绘画风,整体画面干净明快让人感觉十分舒服,能够迅速的抓住玩家们的眼球。作为一款多类型结合的游戏,《战场女武神》系列的出现无疑给略显沉闷的战棋游戏注入了新鲜的活力,可惜该系列高开低走在经历了PSP时代的成功后便一蹶不振。PS4上的两部全新作品也都反响平平。
第七名:寂静岭
说起《寂静岭》系列哪在恐怖游戏圈也算是拥有着响当当的名号了,凭借恐怖氛围和心理惊悚让该系列一直以来都拥有着大量死忠粉丝。对于在掌机上玩恐怖游戏,我是一直不太感冒的。毕竟之前的掌机机能实在孱弱完全无法还原出恐怖游戏所应该拥有的氛围。然而PSP可就不一样了,《寂静岭起源》在气氛的营造上可谓是相当的出色,把哪个迷雾笼罩的寂静岭完美的还原在哪个方寸之间的小屏幕里。《起源》如同他的名字一般,该作讲述的是故事时间线的最开端,既寂静岭是如何诞生的。之后在PSP的末期还发售了《寂静岭破碎记忆》,该作的画面相比起源又拥有了长足的进步,作为一部外传性质的作品。《破碎记忆》和《寂静岭》正传系列并没有非常直接的联系,但是游戏总体的剧本质量扎实有深度,口碑也是相当高的。
第六名:索尼日本工作室游戏《乐可乐可》《啪嗒砰》《勇者别嚣张》《无限回廊》
到了PSP时代,索尼日本工作室JAPAN STUDIO推出了4款风格迥异的小品级游戏,虽然体量都不大但是火爆一时。他们分别是画风软萌可爱的平台动作游戏《乐可乐可》。通过黑白的极简线条让玩家体验“视觉误差”的益智游戏《无限回廊》。将音游与动作收集要素相结合的游戏《啪嗒砰》!还有就是让你体验当魔王的地下城建设游戏《勇者别嚣张》可以说这四款游戏都拥有着完全不同的玩法和美术风格,大大拓宽了PSP的用户群。
第五名:寄生前夜第三次生日
第四名:合金装备和平行者
在PSP世代的科乐美,还没有如今这般婊,PSP上他们一共推出了四款《合金装备》作品,分别是两款卡牌游戏《合金装备ACID》和一款体量偏小的潜入动作游戏《合金装备 掌上行动》。但是要论在PSP上影响力最大口碑最好的那必须得是这款《合金装备和平行者》了。他可以说是掌机平台上最具分量的《合金装备》正统作品,因为本作是小岛秀夫作为监督亲自操刀开发的游戏,整个制作团队也都是《合金装备4》的原班人马,故事甚至和之后主机上的《合金装备原爆点,幻痛》一脉相承。所以《合金装备和平行者》虽然是一款掌机作品,但是他的分量可是一点也不轻哦!本作无论是画面,操作还是剧情都被制作组打磨到极致。甚至感觉完全不输于任何一款家用机版本,而正是小岛组极尽严苛的制作,也使得该作获得了《Fami通》满分评价成为PSP上的首个满分作品。而作为游戏“鬼才”的小岛秀夫,甚至将该作与《怪物猎人》联动让玩家可以操控big boss挑战轰龙等经典怪物,算是PSP上最不应该错过的游戏了。
第三名:战神系列
自从索尼PS2上《战神》两部曲的成功为该系列封神。使得奎托斯一跃成为了索尼旗下的当家明星。凭借爽快的手感和暴虐血腥的战斗场面,使得《战神》发售后就大获好评。苦于当年没有PS2主机的我一直眼馋《战神》却无法玩到。直到索尼在PSP上发布了掌机版的《战神》才终于如愿,而且是一口气出了两作分别是《战神:奥林匹斯之链》和《战神:斯巴达之魂》。其实对PSP版一开始我是持怀疑态度的,毕竟掌机方寸之间的屏幕想要还原《战神》那种波澜壮阔的神界大战是很难的。不过从结果看来,我还是低估了制作组的实力,不得不承认PSP的掌机性能可挖掘潜力还是非常大的,无论是奎爷哪泛着血红色光芒的浑沌之刃的动态光源,还是各种武器的金属质感又或者是岩浆,河流,废墟的雅典城一一展现在面前的时候让我忍不住惊叹“这也太赞了吧!”游戏在场景和美术上可谓是下足了功夫,虽然PSP的屏幕有限,但是通过优秀的艺术设计依然营造出了《战神》所特有的史诗感。在PSP平台优秀的动作游戏并不算多,但是两部《战神》绝对对得起他的名号。
第二名:最终幻想7核心危机/最终幻想零式
对于玩家来说《最终幻想7》的名号想必各位是听闻已久了吧!由于原版发售时间过于久远,所以肯定会有不少玩家是通过《核心危机》入坑该系列的。而本作的主角并不是正传作品里的“自闭症少年”克劳德而是同样帅气但是性格阳光温暖的导师“扎克斯”。虽然是老牌JRPG《最终幻想》系列,但是作为外传的《核心危机》已经开始尝试即时制的战斗方式,比起站桩式的指令选择,这种ARPG的战斗会更有带入感。所以之后的《最终幻想15》和《最终幻想7重制版》都逐渐ARPG化当然这些都是后话。《核心危机》是对前传故事的补完,然而要说最让老玩家感动的必须是本作的剧情了,不知结尾处扎克斯的阵亡让多少猛男落泪呢?像我一样带满了补血药和不死鸟之尾希望扎克斯能撑过结尾大战的玩家应该不在少数吧?然而结局注定是结局无法改变,当片尾曲《WHY》响起时我知道旧时代的英雄已经落幕,新的英雄即将诞生。到了PSP的最末期,SE又祭出了超级大作《最终幻想零式》,该作绝对算得上是PSP晚期的顶级作品,动听的音乐,出色的剧情和超强的声优阵容无不昭示着这就是一款掌机上的3A游戏。而本作也由始至终地渲染着一股浓重的悲伤氛围,游戏的玩法上也更加的动作化,作为零班的14位主角拥有着完全不同的操作方式比很起多纯动作游戏都有过之而无不及,足可以看出本作完成度之高。而结尾处全员阵亡的结局也让玩家十分震撼。顺便说一句这两作的制作人均为后来《最终幻想15》的制作人田畑端,所以说人家小田田还是很有实力的。
第一名:怪物猎人P系列
关于《怪物猎人》系列之于PSP已经没什么好吹的了吧!在不少玩家的心中PSP几乎等同于《怪物猎人》。我当年就有这么一个朋友机器里只安装《怪物猎人》其他游戏一概不玩。卡普空在PSP上一共推出了4款系列正统作品,分别是《怪物猎人P》《P2》《P2G》《P3》凭借着掌机的便携性和方便的联机功能,让《怪物猎人》的线下联机也一时火爆大江南北,全国各地的玩家也自发的组织起猎人工会在《怪物猎人》的世界里鏖战,哪几年应该算是国内主机游戏氛围最为火爆的日子。科科特村,波凯村,结云村不知是多少猎人们梦中的故乡?而轰龙,恐暴龙,大野猪王又不知是多少猎人们的“恶梦”?在PSP最落寞的日子里,《怪物猎人》几乎是凭借一己之力撑过了PSP最艰难的时期。同样PSP也成就了《怪物猎人》系列,让一个原本卡普空旗下的二流品牌瞬间成为了日本的国民级游戏,所以PSP与《怪物猎人》是互相成就了对方,甚至让我们产生了《怪物猎人》是索尼第一方游戏的错觉,以至于当之后的《怪物猎人》系列跳槽到任天堂平台时,不少老猎人们一时还接受不了这样的结果,“真猎人玩讨鬼”的调侃也就是哪时出来的。可是PSP和《怪物猎人》注定是两个不同的个体。正如当初的我总觉得自己能够一辈子捧着PSP无忧无虑的玩,和朋友没日没夜地。然而有一天当我的小P开不了机时,才发现他突然不属于我了。回忆起自己第一次从奸商手中购买到心仪已久的PSP,回忆起自己在PSP上通关的一个又一个游戏时,我的内心泛起一阵伤感,原来他已经默默的陪伴了我那么久。
昨天晚上,任天堂突然悄咪咪地放出了一个新款 Switch 的视频,震惊所有人。
毕竟在 E3 上老任关于新主机的消息是一点儿也没说,这突然连个预告都没有就放了个大招,谁顶得住啊?
任天堂 Switch ( OLED model )相比原来的任天堂 Switch 确实有一些升级,可它并不是玩家们期待的那个任天堂 Switch Pro。
比如 7 英寸的 OLED 屏幕、边框变窄、储存空间从 32GB 变成了 64GB、支架也升级了、底座也有网口了、扬声器也更给力了。。。
除了这些,就没别的了, 性能方面的提升哪怕是一丁点儿都没有。
美国的任天堂产品经理在推特上回答网友关于性能提升的提问时直接就说了, “ 要是你对这屏幕没啥想法的话,就接着玩你手头那台 Switch 吧 ” 。
无数的玩家在经历这场大喜大悲之后,开启了对于任天堂的吐槽模式,说老任也学某厂挤牙膏,甚至有网友说老任这个 7 英寸的 OLED 屏幕是奥迪那边积压的货。
说实在的,这消息确实挺有道理的,毕竟这都 2021 年了,你上哪儿去找 720p 的OLED 屏啊?
这说法让我非常感兴趣,我是个爱追根究底的人,就去屏库上搜索了一下这个分辨率的 OLED 屏幕。
你猜怎么着,包括停产的型号在内,还真找不到 7 英寸的 720p OLED 屏。
难不成真是奥迪堆积的车机屏幕?
实际上,就像上面那个消息图里网友猜测的一样,任天堂真就是找了三星专门做的这块屏幕。
三月份的时候,彭博社就已经报道过这个消息了,并且直言它会用在下一代 Switch 上。
文章中的时间、尺寸和分辨率也和任天堂 Switch OLED 的发布时间以及参数相吻合。
不过有一说一,哪怕这屏幕不是积压货,它也确实算得上是 “ 电子垃圾 ” 这个称呼。
毕竟这年头你随便拿个电子产品出来想找个 720p 的屏幕都是件挺难的事儿。
更何况你都上 OLED 屏了,OLED 屏幕能耗比 LCD 要低,你电池没提升也就算了,怎么不想着提一提分辨率?
而且众所周知,Switch 连上电视是可以输出 1080p 的,说明不存在性能跟不上的问题,你咋不想着输出到自己的屏幕上呢?
估摸着很多网友都有差不多的想法,因此这两天做了一大堆关于 Switch OLED 的梗图。
比如有这个蜘蛛侠名场面版本的。
还有表现期待与现实之间的落差的。
还有就是这类直观描写了网友观看宣传视频时的心路历程的。
讲道理,隔壁 PS5 和 XSX 都发售了这么久了,对比上一代的主机性能提升多大明眼人都看得见,老任却只整了个 OLED 屏幕升级版的 Switch,这一波被骂挤牙膏,我觉得不过分嗷。
其实纵观主机和掌机的历史,老任的产品在硬件配置上,从来都没什么竞争力,而且挤牙膏也是一把好手了。
比如曾经的 GameBoy 一家人 ( GB 、 GBC 、 GBA ),GBC 就是个彩色版的 GB,显示尺寸和电池和 GB 都是一样的。
而且 GBA 都推出过两个改版机型 GBA SP 和 GBM,当年 GBA SP 不还是一样被称作一代神机?
这下你大概也就不会疑惑于所谓的 “ 挤牙膏 ” 了,这根本就是老任的传统艺能嘛!
除此之外,老任还有个绝活,那就是把一手 “ 烂牌 ” 给打好,这里的 “ 烂牌 ” 指的就是老任产品的硬件配置。
当年玩过 Gameboy 的差友肯定都知道,半夜玩游戏的标配除了 Gameboy 之外,还得带一个手电筒。
因为不管是 GB、GBC 还是 GBA,它们的液晶屏其实都没有带背光,在被窝里玩为了不被爹妈发现肯定也不能开灯,所以只能用手电筒照明了。
而在 Game Boy 时期,世嘉也推出过一款叫 Game Gear 的掌机,虽然和 Gameboy 一样都用了 Z80 处理器,但是它的屏幕是 自带背光的 STN 液晶屏 。
而且虽然两者的屏幕分辨率都是 160 X 144,但是 Game Gear 支持 4096 色显示,色彩上完爆 Game Boy ( GBC 和 GBA 都是后来才有的 )。
除了 Game Gear,NEC 公司的 PC-E GT 掌机、世嘉的游牧民掌机 ( SEGA NOMAD ,相当于便携版的 Mega Drive 主机 ),各自都在性能和技术上领先 Game Boy 很多。
可是它们最终都输了,那个时代的掌机只属于一个名字,那就是 Game Boy。
它们输给任天堂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任天堂的游戏阵容实在是过于强大,这个是真的打不过。
二是虽然它们的性能上比 Game Boy 要高,可是在那个用干电池作为续航的年代,它们实在是太费电池了,六节 AA 电池,玩个三五小时就没电,这谁顶得住?
Game Gear 的续航 ▼
相较之下,Game Boy 只要 4 节电池,可以坚挺地玩上一整天,这差距一下子就拉大了。
可以说在这段时间里,任天堂就是掌机市场的主宰,直到 2004 年,索尼发布了横扫大江南北的 PSP。
PSP 绝对是个划时代的掌机,而和 PSP 同时期的任天堂掌机也不弱,它就是 NDS。
两者在硬件配置上的差距有目共睹,PSP 的显示器是 4.3 英寸,480 X 272 分辨率, NDS 是 3 英寸,256 X 192 分辨率。
PSP 的处理器是两个 333MHz,MIPS32 架构的基于 R4000 的中央处理器 ,NDS 两个 CPU 则是 67MHz 和 33MHz。
PSP 的配置 ▼
NDS 的配置 ▼
按说这无情的配置对比 NDS 是被打到妈都不认识了,可是在那个年代它依然能在掌机市场抢下一大块蛋糕,凭的是什么?
一个还是之前提到过的游戏阵容,另一个就是它在 玩法上的开创性了 。
毕竟 NDS 可是第一台双屏加触控的掌机,而且还加入了麦克风感应,对于游戏的趣味性提升不是一点半点。
可是老任的这套组合拳也不是无往不利的,比如曾经的任天堂 Wii U。
那个时代的主机争霸,所有人都只记得 PlayStation 3 和 Xbox 360,以及不久后横空出世的 PlayStation 4 和 Xbox One。
对比这些经典的主机,仅仅发售 4 年多就停产的 Wii U 很显然是失败的。
虽然有过失败,但是任天堂在大多数时候都是成功的,比如任天堂在 2017 年公布了一个 720p 分辨率、摇杆时不时漂移、续航还只有三四个小时的所谓掌机,也就是 Nintendo Switch。
同时代的 PS4、Xbox One 是什么配置?那上面的游戏是什么画面水准?
可任天堂用 Joy-Con 以及红外感应等简单的东西,还有健身环、任天堂 Labo 等大量周边产品,完全改变了多人线下游戏的游戏形式。
在 PS4 和 Xbox One 已经发布多年,并且分走了那么大一块蛋糕之后的情况下,任天堂
卖出了 8000 多万台 Switch ,玩过的人没有一个说不好玩的。
要说在游戏玩法的创新上,真没谁比得过任天堂,这也是任天堂能安然自得地推出用着破烂配置的产品,还不停挤牙膏的底气所在。
所以说,任天堂是世界的主宰这句话,不是没有道理的。
用户评论
想了解一下gt psp怎么进行评估,这篇文章我肯定要来看看!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篇讲详细六个步骤吧,感觉好懂! 期待学习。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最近在做项目的测试阶段,正好需要用到GTPS评估,这篇应该很实用!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评估的步骤好像挺复杂啊,能一步步解释清楚就好了。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了解GTPS的评价标准,对我们的项目改进很有帮助.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之前只知道GTPS的概念,不知道具体的评估方法,看这篇文章解惑吧!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个文章标题看着就比较专业,估计讲的东西很全面。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终于有人把GTPS的评估步骤弄清楚了,太棒了!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学习一下GTPS相关的知识,这对我的工作很有帮助。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想要通过GTPS评估来提升产品的用户体验,这篇文章应该可以提供很多有用的方法!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平时接触的资料很少涉及到GTPS的具体操作步骤,这篇看完了以后就能更好地进行评估了。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对GTPS的六个步骤很感兴趣,希望能详细讲解清楚每个步骤的操作方法。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想要更加深入地了解GTPS评估体系,这篇文章应该可以满足我的需求!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看这个标题就知道这篇文章会深入浅出地介绍GTPS评估方法。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需要学习GTPS评估的基本知识,这个标题看起来很值得一看!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希望这篇文章能帮助我更好地理解GTPS评估的原理和实践应用。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对GTPS本身很有概念,想知道具体的步骤分析,期待这篇内容给我带来启发。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