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K200

首页 > 游戏资讯 > 正文

dota地图ai下载;dota1最新的ai地图

时间:2025-07-05 20:03:46

用DeepSeek一键对喷,这个软件竟能“吵架包赢”?丨AI新榜测评|新榜洞察

下班后想打游戏放松,却总被队友喷到自闭?

当996社畜的键盘撞上电竞老炮的毒舌,这场跨服对喷注定是场不对称战争,直到我发现了这款能施展DeepSeek毒舌功底的AI翻译软件——鲸喷DeepRant

dota地图ai下载;dota1最新的ai地图

点击看似官方出品的网址一看,只有四个朴实无华的大字——吵架包赢

“官网”地址(进入后点击会跳转到具体项目地址)):

https://deeprant.com/

这个官网看似山寨,实则也确实山寨。

但实际上,与其说是用爱发电,不如说这款软件是在用“恨”发电。

它并不是来自某个大公司,而是来自曾独立开发出胃之书App、陌生人闹钟App等应用的赵纯想,制作软件的起源就是来自作者亲身经历的一件小事:

或许也正是由于这样的原因,才能正中跨服游戏玩家的痛点,意外成为不少跨服游戏爱好者的最爱。截止目前,DeepRant在Github已经1.2k星,大有“无心插柳柳成荫”之势。

号称“吵架包赢”的DeepRant怎么用?

DeepSeek这波热潮虽然有多方面的原因,但它在语言能力方面的“天赋”常常让人眼前一亮,也是其爆火的重要因素。

而DeepRant最大的特点莫过于能够发挥AI的毒舌属性,不用切屏,直接把你输入的中文转换成外语,覆盖中、英、日、韩、法、西等多种主流语言,支持包括Dota2、CSGO、PUBG、守望先锋、魔兽世界、Apex等主流游戏,还提供了多种模式:

  • 嘴臭模式:提供地道的游戏黑话翻译。

  • 专业模式:专注于电竞用语。

  • 自动模式:智能场景识别并选择合适的翻译模式。

在“毒舌模式”下,DeepRant能够让我们快速化身电竞“钢琴家”,实现一秒五喷的稳定输出。

“专业模式”的DeepRant能够快速地把简单的话语转换成游戏语言,方便快速进行战术交流。

“自动模式”在实测中基本上会更偏向朴实无华地直接翻译,即使是输出比较具有攻击性的言论,基本上也都会选择直译。

DeepRant还提供了一批可自定义的常用语,能够使用快捷键快速调用,使用预存指令+翻译就能让队友迅速响应。

据介绍,DeepRant基于Tauri框架开发,支持Windows和macOS等操作系统,内存占用低(低于50MB),对游戏帧率几乎没有影响。在使用中,我们还可以在“AI模型”一栏选择三种预设的AI模型,或使用自定义API。

官网下载后,打开软件,选择游戏、语言和所需的模式,随后就可以直接打开游戏。

当我们在文本框输入内容之后,点击快捷键ALT+T(快捷键可自定义),文本框中会出现“翻译中……”等字样,随后便会在文本框生成翻译后的文本。

DeepRant实测:是地域黑王者,也是i人嘴替

我们首先测试的是《Dota2》,这款游戏作为MOBA类游戏的代表作品,诞生十余年来一直广受玩家喜爱,后续的同类游戏例如《英雄联盟》、《王者荣耀》等都能看到它的影子,也是实测使用DeepRant适配度最高的游戏。

《Dota2》游戏地图‍‍‍‍

在进入游戏前,我们先打开DeepRant,选择好模式后将其最小化,就可以不用再管。当然,如果中途需要换模式也可以直接切屏出来更换即可,不用重启游戏。

游戏中有文本框的地方都能使用DeepRant,换言之,你既能在游戏中的公屏上大胆开麦,也可以结束后和坑货队友私聊输出。

在输入“就这水平也配打中单?”后,不同模式的输出:

嘴臭模式

Mid noob camping like a Brit, even creeps laugh at your GPM. Uninstall and go play Tetris, you’re a cl@ssic feeder.

(中路菜鸡挂机了,小兵都要嘲笑你的经济,赶紧卸载了去玩俄罗斯方块吧,提款机!)

Your mid play makes me miss the creeps’ AI.

(你的中单操作让我怀念小兵的AI)

专业翻译模式

Mid noob.GG.(中路菜鸡,这把没了)

自动模式‍

Is this your real skill as mid-laner?(这是你作为中单的真实实力吗?)

我们换句话试试,在输入“快来参团,别发育了”,不同模式的输出:

嘴臭模式‍

Stop farming like a noob, teamfight or uninstall. These Brits can’t even last hit properly. Camping in lane won’t save your MMR, mate. Group up or get rekt by our carry. Let’s go, chumps. Time to wipe these tea drinkers.

(菜鸟别刷了,要么团战要么卸载!这帮英国人连补刀都不会,蹲线也救不了你的天梯分。集合不然被我们大哥打爆!冲啊废物们,该团灭这堆喝茶的了。)

专业模式&自动模式

Stop farming, group up.(别发育了,来团)

除了英语以外,我们还试了下其他的语言,意外地发现:DeepRant不仅能很好地完成翻译的工作,还会根据翻译模式语言选择进行一些地域性的攻击。

例如,当我们选择“东南亚英语”,输入“就这水平也配打中单?”,“嘴臭模式”生成的内容会结合语言来嘲讽特定地区玩家的操作,相比以往普通机翻,它能更精准地传达嘲讽语气,让翻译多一些“人味”,少一些“人机味”。

Mid? More like ”mid-noob”. Get back to the jungle, you’re just feeding. Seriously, even ES could outplay you with his blink dagger. Step up or step out, SEA server’s no place for campers.

(中单?中单菜得抠脚!滚回野区别送了,人家撼地者拿根都能吊打你!要么变强要么,东南亚服务器不养蹲树林废物!)

当我们切换到“日语”,输入“就这水平也配打中单?”,DeepRant嘴臭模式的输出:

ミッドレーン、マジnoob。こんなcampingプレイじゃ、BKB持っててもESに一瞬でやられんぞ。日本のプレイヤーって、いつもこんな感じか?Dota2の試合でこれじゃ、さすがに笑えるわ。

(中路这水平菜得真实。这么挂机的玩法,就算拿着BKB也要被撼地者秒成渣。你们日本玩家就这水平?Dota2打成这样,真是给爷整笑了。)

当然,如果对面是国人朋友,我们还可以选择“中译中”,也就是把翻译前后的语言都设置成中文,达成一种“i人嘴替”的效果。将一句简单的词句一秒扩写,转换成贴吧老哥毒舌评论,无论俚语、专业术语还是战术布置,都能提供准确翻译,避免很多i人常常出现“午夜梦回惊坐起,想起白天吵架没发挥好”的病症,很符合“吵架包赢”的Slogan。

输入“就这水平也配打中单”,DeepRant嘴臭模式输出:

就这操作,还中单?别坑队友了,去野区当noob(菜鸡)吧!真以为BKB一开就无敌?被ES一脚踩懵的货色。

DeepRant之所以能有如此功底,离不开其背后的DeepSeek大模型,不过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目前测试中DeepSeek R1仍然不太稳定,容易出现卡顿和错误,使用阶跃星辰step-2-16k基本上都能响应。

游戏中出现的报错情况

在很多电竞场景中,可能一波团战里面不到一秒钟的延迟就足以影响团战的胜负,所以一些战术交流、报位置等都需要更迅速,很多专门术语也由此而来。但很多时候这些术语在不同游戏中又会有不同的含义,例如“push”在《Dota2》中是“推塔”,但在《PUBG》中则意为“冲房区”。

在日常的交流中,很多游戏为了让交流气氛更为和谐,常常还会屏蔽一些玩家发言词语,使很多游戏中出现了玩家之间的“黑话”。这类表达常常会让普通翻译工具出现语义的误判,却能成为AI翻译软件的突破点——通过上下文理解与动态学习能力,精准捕捉“补刀=最后一击”“GG=认输”等游戏术语,结合“嘴臭模式”自动适配电竞圈层形成地道的表达。

不过可惜的是,我们试了下其他的游戏,例如《英雄联盟》和近期国服刚刚回归的《守望先锋》,虽然言语依然辛辣,但很多时候仍然会出现《DOTA2》术语,显然软件并没有发挥出AI翻译在不同游戏中的能力,可能还需要等待进一步适配。

使用DeepRant在《守望先锋》游戏中也会出现“noob”“camping”等词汇

另一个有些遗憾的地方在于,之前小红书推出AI翻译的时候,曾经有网友通过提示词玩出了各种花样,DeepRant还无法通过提示词直接生成内容,如果能有更多玩法或许会更好玩。

不过,作者也曾在回复网友评论时表示,后面将会推出更多模式,值得期待。

AI+游戏,新的陪伴需求赛道?

开年以来DeepSeek的爆火,着实让我们体会到了一种迟来的“GPT时刻”,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各种AI应用的涌现。

但实际上,关于AI在游戏中的应用由来已久,此前“AI新榜”也测评过一些游戏上的AI应用,但大多都是辅助陪伴类的游戏智能体。

例如,由华人Robert Yang推出的《我的世界》智能体Altera Bots,这些智能体能够像真人玩家一样自主游戏,玩家可以通过聊天与其互动,也可以指示智能体执行特定任务。

不久前谷歌发布Gemini 2.0,也提到AI在游戏中的应用,谷歌对它们的定义是:它能看懂你在玩什么游戏,理解游戏画面里发生的事情,然后实时跟你聊天,给你建议该怎么玩。就像有个资深玩家朋友在旁边指点你。

谷歌还与一些公司合作,为部分游戏提供了定制化的策略,例如在《部落冲突》这样的策略游戏和《卡通农场》这样的模拟经营游戏中测试AI。

Google演示Gemini 2.0游戏智能体通过多模态识别游戏内容并给出建议

毫无疑问,这种基于多模态的游戏内交互可能才是游戏陪伴类应用的最终形态。但这类AI伙伴更接近于NPC(非玩家角色),所以它的强弱就会对玩家的游戏体验产生很直接的影响:

如果智能体太强,整个游戏就会变成“赛博斗蛐蛐”,玩家只能被迫成为“战地记者”旁观AI打架;如果智能体太弱,那就基本起不到太大的作用。

而且不同类型的玩家对于AI伙伴的能力期待也有所不同,比如,剧情党希望有人带领自己全程无难度“畅玩”体验剧情,但操作党又觉得不自己上手打游戏等于白玩,这就是此类产品最大的困境。

因此也有一类产品主打“陪伴”,虽然也能提供一定的游戏指导,但更大的作用是为游戏增加了一个随时“搭话”的伙伴,甚至还有人用它来“谈恋爱”,比如一款专做猫娘桌宠的AI应用“逗逗游戏伙伴”。(相关阅读:B站前副总裁做了款AI游戏助手,二次元却用它来谈恋爱?)

“趴”在屏幕边缘的逗逗AI游戏伙伴‍‍

这款应用近期也在“AI新榜”推出的“AI产品榜”上入围国内榜前十,可见其影响力。

来自AI新榜国内榜‍

归根结底,之所以游戏陪伴类的AI应用能大受欢迎,背后的原因可以用一句经典的标语来概括——游戏的最高配置是朋友

很多时候,吸引我们的或许并非游戏本身,而是有朋友一起交流合作。

交流能力的重要性,也在其中得以凸显。年前“TikTok难民”涌入小红书时,也掀起了一波语言学习热潮,中美网友在小红书评论区互教数学英语作业,多邻国中文课程用户激增216%的奇景,印证了语言互通才是跨服联机的终极“外设”。

当然,营造和谐友善的游戏氛围是每位玩家的义务,但偶尔开麦逗乐,也能更好地体验跨服游戏的“乐趣”。

毕竟,在游戏世界的黑暗森林里,礼貌是文明的火把,而“嘴臭”才是生存的钢枪,而DeepRant这类游戏内AI翻译应用,至少可以让我们的“火力”更充足一点。

仅仅一年,DOTA自走棋在线人数缩水95%,为什么会凉得那么快?

大家好,这里是正惊游戏,我是正经小弟。

2019年这年下来,最热的游戏品类,自走棋应该是当之无愧的最强王者。然而一年过去了,自走棋游戏能坚持下来的却寥寥无几。

当初最早走红的《刀塔自走棋》从巅峰时期的35万同时在线人数一路跌到了如今的日均在线1~2万。V社出品的自走棋《刀塔霸业》在线人数只有1万出头,与2019年6月份时的20万巅峰在线人数相比,缩水了接近95%。

所有的自走棋中只有LOL的“云顶之弈”目前还保持相对稳定的热度,但现存的用户数量相比S1赛季也腰斩过半。

那么问题来了,是什么原因让曾经风靡全球的自走棋从火遍全球走向无人问津的呢?今天小弟就和大家简单聊聊……

自走棋是有先天缺陷的,它需要依靠大IP才能壮大

众所周知,2019年最早火起来的自走棋是来自DOTA2游廊的《刀塔自走棋》,游戏特有的“八人吃鸡”、“共用卡池”、“麻将三合一设定”以及“金钱的获取,使用和利息”等特色吸引了许多玩家体验。

但《刀塔自走棋》本身玩法模式之外的世界观、种族、英雄、职业、技能与装备体系等设定都来自DOTA2,所以吸引到的早期用户依然以DOTA2玩家为主,萌新想体验《刀塔自走棋》必须要下载几十G的DOTA2客户端才可以。

后来在DOTA2主播的带动下,《刀塔自走棋》成功出圈,走红全网,吸引了许多非DOTA2玩家下载体验自走棋,让DOTA2在线人数飙升破百万,而DOTA2客户端一时间也被玩家戏称为自走棋启动器。

自走棋的走红离不开DOTA2本身的IP影响力加成以及长久以来的用户积累,而这些用户本质上还是DOTA2玩家以及其他游戏的用户。

所以当后来LOL、逆水寒、王者荣耀等热门游戏纷纷效仿推出了自家的自走棋模式之后,《刀塔自走棋》就没了独占优势,其他游戏的用户也自然回归到自己原来的游戏当中,以《刀塔自走棋》为代表的独立自走棋游戏凉凉也就不那么意外了。

反观前两年以《绝地求生》为代表的吃鸡网游,同样也是靠创新玩法走红的全新游戏品类,吃鸡热度虽然不如当年,但衍生出的《绝地求生》、《堡垒之夜》、《Apex英雄》、《无限法则》等吃鸡端游的用户规模都是千万量级的。

玩法深度不足,后来者创新难度大

自走棋之所以能够快速为大众所接纳和喜爱,离不开游戏本身的低门槛、策略机制和随机娱乐等特点。游戏上手简单,运气与实力并重。高手靠能力可以凭头脑技压群雄,新手也有机会靠运气大杀四方。

不过游戏看起来虽简单,但玩法却相当有讲究。比如《刀塔自走棋》借鉴了《战三国》等魔兽RPG地图的玩法,将RPG、战棋、抽卡、资源、AI战斗等要素按照一定的规则融合起来,形成一套设计新颖、规则严谨的创新玩法体系,这套玩法成为了后来大多数自走棋“借鉴”的模板。

由于自走棋的规则机制的联系过于严密,其中的任何一个要素的增删调改都可能带来非常大的变动,使得自走棋创新难度很大,缺乏足够广阔的进化空间。

以《刀塔自走棋》和LOL的“云顶之弈”为例,《刀塔自走棋》棋盘用的是类似国际象棋的十字格,而云顶之弈棋盘采用的是六边形棋格,本质上两者都还是棋盘战场,只是云顶之弈的多了一条边,但棋子的攻击范围就大大增加,连带着英雄阵容、棋子费数、成长曲线甚至战斗机制都需要大规模调整。

目前市面上的自走棋中绝大部分都还是采用《刀塔自走棋》的十字格棋盘,只有云顶之弈在这方面做出了一点微创新,但看起来就已经相当不易,更不要说其他更大尺度的改动。

以《刀塔自走棋》为代表的十字格式自走棋玩法设计思路基本定型,创新难度大,很难继续扩展衍生出更多新玩法,玩家熟悉了这样的游戏玩法之后,在没有持续出现新玩法的情况下,很容易就消耗完现有的游戏内容,然后失去新鲜感,进而最终脱离游戏。

再对比下吃鸡,当年以《绝地求生》为首的射击吃鸡游戏品类中,如今衍生出了许多丰富多样的细分玩法,比如战车吃鸡、MOBA吃鸡、英雄吃鸡甚至文字吃鸡等等,就连自走棋本身也是融合了一部分的吃鸡玩法。

《绝地求生》、《堡垒之夜》等吃鸡大作通过长期稳定的更新和优化,至今也依然保持不低的用户规模。

自走棋电竞化之路艰难险阻

其实除了玩法创新,自走棋想要发展壮大,还有另外一条路可以走:那就是学LOL和DOTA2搞电竞化赛事,然而这条路看起来也不是那么好走。

《刀塔自走棋》火了之后,开发商巨鸟多多就曾尝试将花费100万美元打造自走棋官方赛事品牌,而斗鱼、虎牙、企鹅电竞以及B站等多家直播平台也陆陆续续举办了多届自走棋赛事。

但如今几乎已经看不到像样的自走棋电竞赛事了,甚至连引入“云顶之弈”的拳头游戏都曾明确表示过目前的自走棋不具备成为电竞赛事的条件。

拳头的官方说法是“过多的随机玩法天生不太适合被打造成电竞项目”。

而自走棋的玩法机制决定了除了操作,运气也会一定程度上决定比赛结果,而运气这种东西没有像操作那样有相对明显的对比标准,使得自走棋这样的类游戏竞技结果成色不足,再加上自走棋比赛效果和观赏性上远不如LOL这样的MOBA游戏,想要做成电竞赛事确实不是件容易的事。

小弟有话说:自走棋从最初的一炮而红到冷却,其中既有大环境的因素影响,也有自走棋内在玩法设计上的缺陷,只是蛮可惜的吧。

一个正惊问题:你现在还玩自走棋吗?

用户评论

三年约

终于可以体验一下AI对手的实力了!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凉凉凉”凉但是人心

不知道强度怎么样?等不及试玩一波。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她的风骚姿势我学不来

这说明游戏开发越来越注重AI技术的融入吧?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涐们的幸福像流星丶

希望AI的地图玩法不会太单调,能带来新的乐趣。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箜明

dota1又迎来了新时代!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封锁感觉

有没有专门针对特定英雄设计的AI地图呢?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墨染殇雪

要是可以自定义AI难度就好了,想轻松一点的也能玩。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反正是我

这个AI的地图是免费下载的吗?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心已麻木i

感觉应该会很受欢迎的,很多人都喜欢挑战AI。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孤败

dota1的AI一直做的不错的啊,现在地图出来了肯定好评如潮!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夏日倾情

这会不会成为新一轮DOTA1比赛的趋势?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高冷低能儿

如果AI地图做得足够复杂,甚至可以用来训练新人吧!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慑人的傲气

分享一下下载链接吧!迫不及待想去试试这个AI地图。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繁华若梦

希望AI地图不会太bug,玩起来流畅一些。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秒淘你心窝

DOTA1的经典玩法加上AI对手,想想就激动人!)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南宫沐风

能不能跟朋友联机体验AI地图呢?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情字何解ヘ

这应该是dota1最好的一个更新了,期待更多更精彩的功能!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厌归人

这个AI的地图会影响到真人玩家的比赛吗?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满心狼藉

会不会开发出专门针对特定场景/英雄的 AI 地图?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孤独症

以后是不是可以用AI地图来练习对线和打团了?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