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7-21 19:03:54
上一篇,我们说到了PSP上经典的动作游戏和角色扮演游戏,现在,让我们一起来怀念一下其他经典的游戏吧。
赛车游戏篇
1、《山脊赛车2》
PSP上我玩过最好玩的赛车游戏,两个字概括:刺激。《山脊赛车2》的游戏体验真的是非常非常棒,时不时来一局,整个人都兴奋异常!
2、《GT赛车》
相比《山脊赛车》,《GT赛车》更注重真实性,玩起来真的仿佛身临其境。还有各类小技巧教程、每日购买车辆更新,玩法丰富,百玩不厌。
3、《头文字DStreetStage》
当年《头文字D》动画红极一时,游戏也跟着推出,富有动漫情怀的《头文字DStreetStage》玩起来也是相当带感!
音乐游戏篇
1、《啪嗒砰》系列
“砰砰啪嗒砰”,“啪嗒啪嗒啪嗒砰”,当这些熟悉的节奏响起,你是否能直接听到这些可爱小人们唱出的旋律。联机杀boss的合作爽快感绝不压于《怪物猎人》。
2、《djmax》
经典无比的音乐游戏,富有节奏感和代入感,一玩起来就上瘾~根本停不下来。
体育篇
1、《WWE2009》
就算你不喜欢摔跤运动,也不妨尝试一下, 真的很不错,满满的代入感。体验摔跤竞技的快乐。
2、《实况足球》系列
KONAMI在PSP上还是很用心的,先后推出《胜利十一人》、《PES2010》,功能和游戏模式都非常丰富,值得一玩。
文字冒险类
1、《秋之回忆》系列
恋爱游戏的经典,剧情一波三折,打完所有人物后你才会发现最终真相。不得不佩服制作组编剧的脑洞。当年为了打通南云霞线路,我抱着PSP玩了一整天。。。醉了。。。
2、《诡计X逻辑》
真正的推理解密类游戏,非常非常烧脑,现在想起来也是被制作组的高智商折服。
3、《我的妹妹不可能那么可爱》
嗯~~恋爱类游戏经典,想必不用我多说了吧~玩过的人都懂,真的是吸引人把所有结局都打出来的游戏。
感谢PSP陪伴我们度过一段美好的时光。现在PSP已经被我们放在柜子里被灰尘覆盖,然而它曾经伴我们走过的这段路,我们怎么可能会忘记呢?
NS的第一年毫无疑问是大获成功的,这份成功背后,汇聚了合理化的“形态切换”概念,惊为天人的神作效应,持续的佳作频出,健康成长的独立游戏,推波助澜的媒体社交网络以及竞争对手的应对不足。
转过年来,NS主机一周岁了。这款公布时充满惊喜,发售后被吹到天上就一直没下来的主机谱写了任天堂新的神话。无论理性的销售佳绩还是感性的年度游戏奖项,都被这台主机悉数收入囊中。
而且不同于WiiU与3DS的一点在于,NS用独特的方式在国内外社交平台上制造出了大量话题性,仅仅一年时间,NS不仅改变了玩家打开游戏的方式,也用自身有迹可循的成功轨迹,点亮了任天堂帝国的全新疆域。
NS目前几款第一方游戏在主色调上有明确分布,比如《ARMS》就分到了明亮的黄色
神作加持首发年——哪有开场就放大招的?
很难讲NS和《荒野之息》谁成就了谁?假如没有NS,WiiU版的《旷野之息》难免又会被冠之以“就算只玩这么一个游戏买WiiU也值了”的标签,而假如没有《旷野之息》,NS又如何才能在首发年便连续三次被吹爆呢?
第一次是主机首发,大家惊呼神作下凡,NS携带模式下游玩体验一级棒;
第二次是年度最佳游戏评选典礼(TGA2017)现场,《荒野之息》技压群芳最终捧杯,青沼英二上台时声情并茂的获奖感言;
第三次则是不久前官方中文版的“再发售”,国内无论新玩家还是二周目,终于时隔多年再次走进了没有语言障碍的海拉尔大陆。
拜官方汉化所赐,《旷野之息》在国内造成了第二次冲击
任天堂通过这轮开场就放大的骚操作,让NS瞬间就充满了爆发力。我清楚记得,自己第一次开箱NS,进行开机设定,外观检查等常规验货流程时不仅略感失望,还对屏幕边框的尺寸小有微词。接着是那个至今为止依然不见改善的系统界面。
直到最后,当我在掌机模式下插入《荒野之息》卡带,耳边响起公主的闹铃:“林克,快TMD给老娘Wake up。”随着林克缓缓醒来走出祠堂视野豁然开朗,我竟然感受到从屏幕里吹出了一阵清风——尽管后来发现那是主机上方的散热风扇吹出来的,也不是什么清风而是热风,但无论怎么说,这种具有深度内容的高画质便携游戏正是我一直梦寐以求的理想模式。
记得中学时,同学询问我PS2和NCG哪个好,我因为想玩《风之杖》而力荐NGC
“形态切换”概念下主机与携带模式两种使用情景的改变,其实也可以看做是开放和封闭这两种矛盾游戏属性被合二为一,此前游戏主机不曾提供的游戏体验(客观上来说,与PS4进行CROSSPLAY的V酱、WiiU、联动NGC的GBA甚至以前DC手柄上的PDA插件都对此有过不同程度的试探)通过最快捷的方式和最牛逼的游戏第一时间就传递给了玩家。
反映到销量上,就是被迅速掏空的首发销量,以及第二个月开始的供应链断裂,尤其是在缺货最为严重的日本地区,拜我国玩家强大购买力和不差钱精神的诱惑,日本本土相当一部分主机通过各种渠道流入某宝,玩家们一边抱怨着JS的借题发挥,一边刷新亚马逊界面希望捞到惊喜。
最后甚至还出现了在一段时间里NS版《荒野之息》的销量居然比主机还高的奇葩事情。而直到主机发售一年后的今天,国内也依然没有原价NS主机这种设定(截稿时,供货商发来的最新报价单里NS居然比年前价格又涨了)。
是什么让猫和老鼠抱头痛哭?原来是NS又没货了
断断续续的供应链和频繁掀起话题的游戏佳作就此成为了NS首发年的主旋律,两者的二重唱出现在去年夏天《喷射乌贼娘2》发售时,这款在日本冉冉升起的国民游戏目前已经取得了接近200万本土销量。对比截至到2017年底日本市场共计售出340万台NS主机,以及游戏发售当月NS销量的暴增,其带动效应可谓非常强势。
而NS不仅是有史以来最快突破1000万销量大关的主机,赶在2018年新年刚过也顺利达成了全球1500万销量,并有共计7款游戏破百万销量,其中3款游戏销量超过500万的输出更是前无古人,围绕这三款旗舰游戏(《荒野之息》《马里奥 奥德赛》《马里奥赛车8豪华版》)展开的,则是NS初步成型的游戏阵容。
来自日本最新一期《NINTENDO DREAM》的销量榜,小乌贼强势领跑
独占、WiiU、4399与跨平台第三方——NS游戏的3.5驾马车
NS第一年的游戏综合素质创下了游戏历史的新高,在壮士断腕般毅然决然终止了WiiU一切相关新作开发,以及从3DS上撤出有生力量之后,NS相当于汇聚任天堂全部优势兵力于一身,这其中《荒野之息》核心内容来自于WiiU时期的多年耕耘;《马里奥赛车8豪华版》是WiiU的全DLC款;《猎天使魔女2》《口袋铁拳》《MHXX HD》几乎原样照搬;《喷射乌贼2》在前三个月里也被看做1代的搬运工。
尽管WiiU作为前人并不伟岸,但依然为NS提供了足够的成长养分
与之相对的NS原生新作方面,《马里奥奥德赛》作为老大哥在年末商战中身先士卒;《1,2-switch》功能化为宣传JOY-CON手柄特色的入门教程;《ARMS》以建立新品牌为目标小有建树;《异度神剑2》立足小众,辐射宇宙;《马里奥疯兔王国》和《火焰纹章无双》尝试了授权型独占游戏的商业前景,这种合作方式究竟是好是坏还要等到《银河战士3》才能最终见分晓(该作委托BNGI开发,让人不禁有点慌)。
《马里奥奥德赛》一改系列的阳光风格,塑造了一位具有克苏鲁气质的水管工
为了纪念地球最后朋克——科特·科本,《马里奥赛车8豪华版》一点也不豪华
上述游戏构成了NS的核心战力,在其侧翼,是让人颇感到意外的独立游戏雇佣军。之所以说“意外”,是因为独立游戏虽然这些年长势喜人,但作为即战力依然有些勉强,只不过很多人只看到WiiU时期的溃败,却忽视了从那时开始,任天堂就与独立游戏开发者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在NS发售首年,除了拿奖拿到手软的《荒野之息》以外,有很多独立游戏人由衷感叹自己的游戏在NS上面不仅对比其他平台售价更贵,而且还销量更高(某些游戏甚至比在STEAM上高出几倍)。
这一方面是因为在游戏数量有限的情况下,数字商店需要这些游戏扩充货架,但另一方面,独立游戏相对较低的机能表现力,以及横版闯关、Rogue-like、文字冒险、模拟经营等独立开发者偏爱的游戏类型与NS的携带模式恰似天然同盟。
包括NEG·GEO和彩晶两大街机元老的模拟器也趁着风口在一年里达成了累计移植类游戏总计100万销量的惊人成绩,要知道这些游戏在随便什么移动端上早就“免费”供应多年了,如今却以平均每款50元左右这一价格让卖家欢喜,也让买家开心。
去年NS独立游戏大会上被官方隆重介绍的一款作品,预计今年发售
而居于独立游戏之后的0.5驾马车就多少显得有些习惯性尴尬了。对,就是指第三方跨平台游戏。NS机能不足导致跨平台游戏体验下降,第三方厂商大多也没有精力迎合硬件特性做针对性发挥——这曾被认为是WiiU的一大败因,如今在NS上,这种情况依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DOOM》《上古卷轴5》姑且算作不过不失,可到了《NBA2K18》《FIFA18》《WWE18》等年货游戏时却一个比一个令人搓火(《COD》只放了一个加盟logo后便没了下文),更差的体验,更高的价格,更多的额外内存卡支出(这些游戏往往需要下载大量更新数据,NS的32GB存储空间为此显得捉襟见肘)让人们无法不去怀疑他们存在的意义。
直到NS版发售,我终于把老滚5这一课给补上了,讲真,确实挺好玩的
然而神奇的地方在于,一些多平台玩家们反而有种其他平台买了放在那里,NS版却能拿在手里玩个不停的切身体验——或者换个角度说,假如NS没有形态切换的特点,这台主机恐怕真的难以破除前辈的“三坟诅咒”。
目前看来,因为欧美大厂将继续专注于高画质3A游戏的开发,卡带价格也会随着游戏容量加大而提升,这种第三方削足适履的凑活情况还将长时间延续下去(不过日本厂商厂商在NS上面炒起冷饭来却是添油加醋,得心应手)。
NS火了之后,还出现了一种“这游戏太TM适合出在NS上”的论调
敌后战场——宣传的艺术
NS首发年的成功中,有一个因为过于常规容易而被人们一边主动接受却又一边被动忽视的因素——宣传。
从传统上讲,携带模式下的NS自带宣传天赋,该天赋传承于任天堂从掌机市场诞生直至终结都未尝一败的商业神话。
就国内而言,我在NS身上看到了当年PSP那样的传播效果,当群体中的某一个人率先拥有该主机后,其他人会被主机特性所吸引,从而形成最原始也最有效的安利效应:“我看同事(同学)有时候拿出来挺有意思的,所以也想买一个。”
labo先是被官方宣传明确传递,然后在社交网络中以各种形式被疯狂扩散
个人观点而言,LABO虽然看上去人见人爱,可实际上并没有太高的战略价值,但宣传视频的话题性却达到了那些耕耘多年的3A游戏都望尘莫及的高度,其宣传已经超越主机营销本身,用相对较低的成本在社会范围内布道了任天堂精神。
除此之外,直面会也成为了任天堂输出“信仰”的在线下单活动,会上公布的基本上是以未来一两个月将要发售的游戏为主,很大程度上减轻了玩家对于画饼的怨念,而且为了丰富直面会内容,诸如DLC或者E-shop的数字版游戏也多有提及,NS版《王者荣耀》便是在国内几乎没有走漏任何风声的情况下率先在直面会登场。
最近一次围绕《黑魂》1代重制版登录NS的“传火”直面会也得到了其他厂商的积极互动,上述种种制造话题的手段在NS首发年里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也必然会在NS之后的生命周期里被继续发扬光大。
游戏中,任天堂也插入了宣传型的互动内容,比如《喷射2》那可爱的“阵营之争”
高潮之后,如何避免索然无味——NS会撞上新秀墙吗?
新秀墙是一个职业体育界常用的说法,指那些初入江湖第一个赛季便一鸣惊人的新秀因为起点过高,往往会在接下来的赛季经历波动。
当然了,NS虽然以新主机身份一鸣惊人,但归为行业泰斗的老任可不是懵懂新秀,尤其是经历了Wii和WiiU不同程度的高开低走之后,任天堂断然会避免高潮之后的索然无味(无意引战,故此“索”非彼“索”)。
NS不缺乏卖点,这也是今后一年会被大力挖掘的方向
君岛达己为第二年的NS设定了2000万的销售目标,并表示改良机型不会在本年度上市。一方面,labo这样的创意产品代表了NS在玩法上的潜力,基因优秀的体感操作只要稍加努力,以目前的宣传力度来说——毕竟NS上市一年来世界上多出了10亿任饭——对普通消费者的吸引力不成问题。
另一方面,NS目前在操作系统和网络服务方面还有着很多工作要做,而这两件件事情上的进展缓慢也和此前三部主机皆因为网络浏览器漏洞导致被黑客破解有关,加上第二年官方所承诺的会员服务就将以付费形式上线,账号转移、云存储等玩家们在其他平台司空见惯的功能是否能在NS上拥有类似或者更好的体验,将是NS在下一阶段提升玩家满意度的关键。
红绿帽两位大佬之后,卡比,耀西,金刚等一般明星将在次年悉数登场
而游戏毫无疑问则是关键中的关键,首先,打开“我最希望移植到NS上的十大WiiU游戏”榜单,《猎天使魔女2》《塞尔达无双》《大金刚:热带旋流》已经相继打钩,《任天堂明星大乱斗》也被敲定,剩下的还有《马里奥制造》《马里奥3D世界》《异度之刃X》等弹药储备,预计第二年要么被打完,要么被冷藏。
然后,因为硬件销量优异,第三方对NS的重视程度将超过第一年,只不过需要注意的是除了欧美“显卡杀手”(我承认这个词有些过时了,大家明白意思就好)势必降质移植以外,日本第三方游戏,比如引人无限遐想的《MHW》《王国之心3》等作品要想登录到NS上面还存在着不小的客观困难。
最好的证据就是NS版《DQ11》早早公布,但至今依然连实机画面都没有拿出来。接下来,船小好调头,有奶便是娘的独立游戏无需多言,被窝里的《星露谷物语》谁玩谁知道。
NS的第一年毫无疑问是大获成功的,这份成功背后,汇聚了合理化的“形态切换”概念,惊为天人的神作效应,持续的佳作频出,健康成长的独立游戏,推波助澜的媒体社交网络以及竞争对手的应对不足(是的,虽然本世代索尼早就赢了,但逢展必刷的“核弹梗”副本也确实给了对手太多机会)。
凭借多年经营游戏实体店的经验,笔者深深知道每逢春节假期,人气最高的主机将会在节日市场上完成变现,尤其对于平时忙于工作和学业的国人消费者来说,此前一年通过各种渠道耳濡目染了当下游戏主机的潮流之后,便忍不住趁着过年时手头宽裕买上一台来玩。而刚刚过去的这个春节最畅销的,就是NS+《荒野之息》这对组合了。
今天你舔过了吗?
最后,就轮到任天堂镇店的第一方游戏了,去年的集中发力让NS在半年多时间里享受着月月有大作的开挂感, 这一势头在2018年并没有得到延续。
从新用户的角度来说,《荒野之息》是当仁不让的跟机软件,但《精灵宝可梦》新作、《猎天使魔女3》、《银河战士4》等重磅最快也要等到10月份才会引爆,大半年时间里只剩下《火焰纹章》新作可以具体期待。
如此布局和2000万年度销量的预期多少显得有些不匹配,至于说有没有未知的惊喜,只能等到下一次直面会见分晓了。
都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但是这句话在游戏业界可并不适用。
用户评论
感觉这游戏画面是挺老的了,但还是很有年代感的。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记得小时候玩这个好多次了,现在想起来还挺怀念的!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psp上WWE的游戏真的蛮有意思的,动作比较流畅的。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那个时候还没手机王者荣耀,PSP才是游戏王的嘛!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2k10这款确实好玩,人物的动作模型做的还是不错的。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喜欢看摔跤比赛,这个游戏让我能自己体验一把的感觉真的很棒。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记得那个时候PSP用的是光盘吗?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更喜欢玩WWE的上一代,哪个更厉害大家说呢?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psp上玩WWE简直是童年回忆啊!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还以为只有我一个人记得这个游戏,没想到还有人这么感兴趣。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种老游戏现在还能找到来玩,感觉真好!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那个时候大家都是用同一个存盘卡,还会互相帮忙存档的。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有没有人还留有WWE 2010的游戏光盘?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记得当年买这款游戏还花了好多钱!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个游戏的人物角色库挺大的,有很多我最喜欢的摔跤手都包含了。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PSP上玩WWE的体验真不一样,画面和操作感比手机好很多。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psp还是很好用的,特别是玩这种类型的游戏太合适了!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个标题勾起了很多我的回忆啊!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现在的新游戏都跟不上老游戏的魅力了。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