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4-12 09:37:46
哈喽大家好,我是X博士。最近我看到个新消息,腾讯的股价一路狂跌到了5年来的最低点,只剩200港币出头。市值比起巅峰时期少了4.5万亿,按现在的行情算,相当于蒸发了10个网易。
之所以跌成这样,主要是因为腾讯今年的业绩实在差,堪称最惨一年。上半年净利润同比下降了53%,比腰斩还多。
谁能想到,曾经中国游戏业的市值标杆,有游戏界茅台外号,稳得一批的腾讯,如今却绿的人发慌。我身边买腾讯股票的朋友,都快含泪上天台了。
那么问题来了,腾讯游戏帝国今年为什么突然摔了个大跟头?拥有钞能力的老马,接下来又打算怎么从坑里再爬出来?
阔气如腾讯 地主家也没有余粮了
事实上,市值和利润双跌还只是表面问题。如今腾讯游戏帝国最大的危机在于,地主家也要没有余粮了,手里的版号即将耗尽。我算了算,发现腾讯手上有版号的知名游戏,仅剩不到十款,其中好几个因为各种原因还没法上。
像是对标网易明日之后的重磅大作黎明觉醒,300人团队做了4年,测了一次又一次。去年还蓄势待发呢,结果突然就没声了。
自己人靠不住,那外援呢?更进不来。DNF手游版号都过审5年了,结果上线前夕临时撤退,然后音信全无;
堡垒之夜免费运营了三年,每开一天企鹅的心都在滴血,前几个月终于关服;拳头的瓦若兰特,海外直播平台常年热度第一,照样进不来国内。幸亏今年LoL手游三兄弟赚翻了,不然腾讯业绩更加完蛋。
4月份版号重开之后,腾讯每天都望穿秋水,偏偏就啥都没有。上个月终于拿了一个,正想喜极而泣呢,仔细一看,竟然是个没法挣钱的休闲游戏。
面对寒冬,老资本家腾讯第一反应是勒紧腰带过日子,呼吁降本增效的文章挂到了内网头条。面子啥的也不要了,去年还在高调填海造鹅城,如今深圳总部楼顶的LOGO灯牌周末都不亮了。
至于裁员,那是必须的。我看了下财报,腾讯仅一个季度就净减了5500人,刀子都动到了挣钱顶梁柱IEG身上。接着又修改了涨薪升职制度,打工人晋升希望更加渺茫。
而在裁员背后,更是方方面面地缩减福利。程度能有多离谱呢?
腾讯总办之一,掌管千亿资金投资的首席财政大臣刘炽平,有次在腾讯的战略会议上看到小弟用彩色打印,然后当场就质疑了起来。结果第二天,腾讯几千台打印机都开始默认黑白,而且还得双面打印。
以前的腾讯打工人吃着火锅唱着歌,享受着顶级福利。现在免费可乐雪碧水果没了,食堂打包盒开始收费了,就连厕纸也变得又薄又硬,用着硌屁股。好不容易拿了个奖,原先的实体奖杯还变成了数字藏品,我只能说不愧是互联网公司。
既然全面紧缩,那游戏业务肯定也不例外,不挣钱的统统干掉。
我看了下数据,光2021年腾讯就停运下架了46款游戏,今年又关停了《冒险岛2》《极品飞车Online》《战争雷霆》《秦时明月》等等,就连《QQ堂》这种快20年的元老都砍了。真正诠释了啥叫如果不挣钱,再有情怀也没用,
还有之前大力宣传的公益游戏,现在也偃旗息鼓。像是专门给视觉障碍群体设计的《见》,曾经登上腾讯发布会,如今也只能悄悄下架。
正所谓树倒猢狲散,腾讯砍项目,之前一起赚钱的雇佣军们也不跟腾讯混了。典型的像是暗黑类游戏拉结尔,腾讯停运,开发团队捡回去后发玩家信说“会去商业化重新上线,只保留自由交易和通行证”。我给大家翻译翻译,意思就是“氪金都是腾讯要加的”。
元宇宙起码得2030年才实现
不过光砍游戏还不够,为了保持增长,腾讯火急火燎地翻箱倒柜,要把最后的家底都掏出来。比如韩国来的黑色沙漠手游,国外都上线N年了,国内还是要想办法包装推一下,结果直接扑街;手上最有价值的祖传IP,逆战,洛克王国,王者荣耀,收拾收拾也搞起了开放世界。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腾讯今年会这么惨?本质来讲,还是腾讯之前靠着QQ微信渠道优势,以量取胜的路被堵了。以前腾讯一年发几十款,现在没版号,一下缩减到个位数。游戏量少了的情况下又掏不出精品,收入肯定要下降。
另一方面,市场上游戏的整体变少,导致写轮眼强如腾讯也快没东西学了。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暗区突围》借鉴塔科夫勉强抗了一波,如今已经掉到了50名开外。
至于如今唯一能学的原神,又学不来。隔壁网易虽然喜欢吹牛,但好歹《逆水寒手游》《射雕》都测过了。而腾讯呢,手里的开放世界全部销声匿迹。原神前技术总监贺甲在原神上线前被腾讯釜底抽薪挖走,到现在也不知道干了啥。
国内游戏收入停滞,看着跌跌不休的股价,马老板急眼了,让全体总裁想想办法。巧的是,大洋彼岸的扎克伯格,扯起了元宇宙概念大旗,为了展现决心,连公司名字都给改了。
老马一寻思,元宇宙是个好东西,够抽象能忽悠人。于是也学了过来,为了不跟风,还改头换面搞了个玄之又玄的全真互联网包装。好家伙,我寻思搁这儿当全真教掌门呢,那手下的总办就是全真七子?
结果没想到,元宇宙概念炒着炒着,领头羊Facebook自己都快扑街了。过去一年股价下跌了60%,市值蒸发超过2000亿美元。做出来的东西模型简陋,画面粗糙,让人费解,元宇宙就这?
看到带头大哥掉坑里,腾讯也赶紧刹车调低外界预期。游戏业务的话事人马晓轶站出来表示,元宇宙起码要2030年才有质变,翻译翻译就是未来可期。
哪怕强如腾讯 也要出海讨生活
元宇宙靠不住,腾讯只能另找生路。既然国内游戏业务没法发展,那么剩下的唯一生路,就是出海了。
注意了,虽然股价和利润双双在跌,但老资本家腾讯还是很有钱滴,一年照样挣一千多亿。只不过上市公司看的是增长潜力,所以腾讯需要用钞能力在海外砸出个美好的预期。
我看了下数据,今年开始,腾讯国内基本就没投资了,而是在海外投了27笔,总金额高达30亿美元。包括艾尔登法环开发商FS,以及Steam销量登顶的吸血鬼题材游戏《夜族崛起(V Rising)》的开发商等等。
但光靠买买买解决不了问题,毕竟要比砸钱,微软的钱一点也不比腾讯少。那要怎么才能在海外和微软索尼肩并肩?腾讯想了个注意,那就是在全球贩卖“3A手游的梦想”。
首先,腾讯先改头换面,把自己包装成国际大厂。推出了全新海外发行品牌Level Infinite,然后重金买下了一堆知名产品的发行权,什么《幻塔》《沙丘》《战锤》 《阿凡达》。仿佛艾尔登法环里的葛瑞克一样,给自己疯狂接肢,就为了在全世界打响名号。
包括剑灵主美靠抖屁股出圈的新作《NIKKE》,发行也被腾讯给垄断了。我韩国的哥们说,就连韩国本土的发行权都被腾讯要走了,可见有多饥渴。
而在换皮之后,腾讯又试图把自己最擅长的赚钱技巧和3A游戏结合起来。一边扬言要做3A游戏,重金挖来了知名厂商的各种大佬。
什么小岛工作室创始人,守望先锋前首席概念设计师,前星际2首席平衡性设计师David Kim,R星14年老将,统统收入囊中,在海外至少新开了五个工作室。另一边,又把各路知名IP买了个遍,刺客信条、Apex、极品飞车等等,试图把这些3A游戏给手游化。
腾讯能成功吗?
那么,腾讯能在海外复制国内的成功吗?老X我只能说挑战非常大。
第一,虽然新建了发行品牌,想要砸钱打响名头。但腾讯在海外发新品的时候还是习惯一波流,常常都是第一波声势浩大,又是登顶多少国又是收入多少万的。结果没过几个月,游戏就不知道哪去了,表现还不如很多其他国内厂商。像是apex手游、宝可梦MOBA手游,LoL手游这些,在海外的成绩都很一般。
第二,3A手游的概念最后能不能贩卖成功,还得看成果。如今花了这么多钱,直到现在也没看到腾讯搞了什么东西出来。
而且没了QQ微信的优势,海外对手们也完全不怕腾讯。腾讯MOBA的头号敌人沐瞳,不就投靠了字节跳动,前阵子打官司还赢了腾讯20万。深圳南山必胜客在上海都不顶用,到了海外腾讯就更没辙了。
可以说,经历着这最惨一年,庞大的腾讯游戏帝国似乎即将迎来一个转折点,只不过谁也不知道究竟是会向上还是向下。时代总是变化很快的,20年前的腾讯也只不过是在盛大后面喝汤的小弟,未来怎么样谁都说不好。
过去这些年,腾讯出新游戏,虽然每个都挨喷,但玩家们依然会排队玩,测试激活码都能炒到上千。但这两年,腾讯的游戏少了,大家有感觉受到影响吗?
如果有一天,当腾讯出不出新游戏,已经变得无所谓的时候。那么这种遗忘与忽视,对腾讯这样的巨人来说,远比挨喷要更可怕的多。
8月19日,腾讯魔方工作室群自研手游《洛克王国:世界》开启首次技术性轻测。
《洛克王国》是魔方的自有IP,页游运营长达14年,注册玩家超3亿,是许多人的童年记忆。也因此,手游项目每次释出PV都会上微博热搜。
《洛克王国:世界》一做就是四年,似乎想静静地憋个大招出来。但它也让玩家等了太久,很多人一直观望,甚至有点失去信心。
这期间,在不少从业者眼中,腾讯似乎又一次站在风口上,因为《幻兽帕鲁》火了,精灵捕捉这个被反复验证过、火了几十年的经典玩法又一次出圈。所以很多人也会好奇,《洛克王国:世界》从2D页游直接迈到3D开放世界手游,走了这么大一个跨步,又会如何迭代玩法框架,或者会不会缝一些帕鲁的玩法。
但《洛克王国:世界》的做法,似乎跟大家的猜想不太一样。在上手测试过之后,你就会发现这绝对不算一款帕鲁like,核心依然是《洛克王国》本身最擅长的精灵。而在它的设计中,你还能看到一些这个品类面临的挑战,以及并未被满足的需求。
进入游戏后,开头的内容或许还不会让你多惊讶。比如你一上来就能看到一个经典画面:一只猫头鹰引导你挑选御三家。
游戏的故事主线很简单,一句话概括就是“小洛克上学记”。打一开始,为了启动飞船前往魔法学校,玩家就需要捕捉幽系精灵以解谜。中途掉入山洞后,又要抓一只冬羽雀,用飞的离开雪山。
同时,玩家还需要填充自己的精灵背包,与草系研究员展开战斗,证明已经拥有独当一面的能力。
从这段新手引导,你就能看出《洛克》大概的核心框架:探索新区域、参与战斗、精灵收集与养成……在这个期间通过不断的反馈和进步,形成一个持续的循环。过完这段的同时,《洛克王国:世界》也展现出了它较为大胆的一些设计。
首先是开放世界的设计。目前内测开放的地图除了平原的城镇,还有一些山脉和湖泊。在不同地区,玩家会遇到专属于本地区的精灵和各种资源。
左右滑动查看
虽然这是第一次内测,但《洛克王国:世界》已经展现出了一个相当大而全的精灵世界。就像当年的页游一样,游戏中的地区有各种不同的地理风貌、地区差异。但在3D游戏中,这个内容量可能是几何级增长。而且,目前的地图内容仅处于内测阶段,未来地图开放计划或许还会有新的调整和惊喜。
《洛克王国:世界》本次内测地图
《洛克王国》页游的地图
其次,《洛克王国:世界》的战斗依然是回合制战斗,但又不全是回合制。
总体而言,游戏中战斗的核心,依然是具有一定策略性的回合制玩法,但相较于页游,它也有不少创新点。
比如页游的做法类似接近车轮战,获胜条件是对方所有精灵被击倒;而《洛克王国:世界》新增了魔力概念:大多数情况下,双方都具有三点魔力值。精灵被击败后会失去一点魔力,魔力耗尽则战斗失败。
这个设定让游戏的战斗进程大大加快,同时也增加了一些战术要素。比如战斗时频繁更换精灵,虽然可以避免在不利条件下快速被击败,但也意味着会吃后手的劣势。
再比如,游戏中新增了「场地相性」。不同的天气和场景,会触发精灵亲和或抵触的反应,进而产生增益或减益效果。
像光属性的小独角兽喜欢白昼,白天战斗时速度会增加10%;地属性的矿晶虫喜欢岩石环境,讨厌草地的环境,在草地战斗时速度会降低5%。因此,玩家在战斗时,还需要考虑精灵和环境的联动。
回合制这块很清晰,那为什么说它又不完全是回合制呢?因为在精灵之外,玩家本身也会参与战斗。在打普通精灵时,星星魔法直接攻击会造成眩晕效果。可以趁此机会直接收服精灵,或在战斗中取得先手优势。
这就让游戏中有了很多不同的战斗场景。比如打大型BOSS时,玩家需要先使用星星魔法破盾,再利用精灵作战。破盾速度越快,BOSS进入战斗后的硬直时间就越长。在此期间,玩家一旦受伤就会传送到安全的地点。
另外在精灵养成这块,《洛克王国:世界》也明显花了不少心思。其中有一些是经典设计,也有部分应该是他们自己的巧思。
比如每只精灵都有自己独特的性格、天份,和与玩家间的亲密度,这些养成要素也会对战斗产生影响。这在很多精灵捕捉、养成系统中,还是较为常见的设计。
但精灵的「听话等级」这个设计,就让很多玩家有点绷不住了。因为听话等级不够,精灵可能就会在战斗中偷懒或叛逆。新捕获的高等级精灵,有时甚至会在战斗中突然失踪,淘气地跑出去玩……
总体玩下来,《洛克王国:世界》可能会让你既熟悉又陌生——手游保留了玩家熟悉的精灵和NPC,也依然强调陪伴感,但是在世界探索的形式和逻辑上有很大变化,战斗模式的迭代,似乎也是为了适应这个更大、更开阔的世界。
如果说只是单纯在开阔地图的前提下,在不同地区布置了一些精灵,那《洛克王国:世界》的开放世界肯定是平庸的。当然,魔方不可能这么做。所以这次他们的核心目标,是建立起一个以精灵驱动的大世界。为了这个核心,项目组的投入并不小,甚至可以说在同类型中,几乎已经做到了极致。
这极致体现在哪儿呢?首先,体现在精灵的美术、配音、动作这些内容设计上。
由2D跨越到3D画风后,项目组为做了一些符合当下审美的调整。精灵们的色彩更柔和,线条也变得更细腻。
但精灵们依然有辨识度。对于当年的玩家来说,他们很快就能认出一些经典精灵,并感觉到熟悉和亲切。
值得一提的是,因为手游的项目组成员很多都是页游的原班人马,他们对精灵也很有感情。官方曾分享过一个细节,美术的同事做精灵时,会有策划和程序的同事在一旁请求,“一定要设计好我喜欢的那只!”
在动作与配音方面,《洛克王国:世界》的工程量真有点堪称奢侈——每个精灵的动作多达25个,主要有表达情绪的动作、战斗动作和专属移动的动作三个部分。
多栖精灵和具备特殊习性的精灵也有专属的动作表现,像是钻地的鼠,游泳的鱼,树上倒挂的虫子,伏地爬行蛇等等都有专属的符合运动规律的动作。
配音也与精灵特质相符,让游戏的视听体验相当丰富。比如喵喵在升级后体型变得更大,它的声音听起来也明显又换了一个声线。
撇开这些具体的考量,更综合来说,许多精灵第一眼就会让人觉得「好可爱」。玩家在自由探索时,看到精灵就能产生捕获的欲望,这就是整体设计的成功。
其次,极致还体现在精灵与内容生态的关系上。
在自然场景中,基本所有精灵都有自己的行动逻辑和个性。比如飞行精灵有专门的轨道算法,幽系精灵在夜里集中出现且会隐形,遁地的精灵则要紧随其后才能捉到。
看到玩家时,有的精灵会更喜欢冲锋和战斗,有些则更害羞。野生精灵之间,有时还会随机触发互动,玩家可在一旁观看。
在城镇场景中,精灵也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比如街道上会有不同形态的鸭吉吉,有些甚至是和黑心商贩讨价还价的顾客。玩家还会偶遇想拥有一只喵喵做家庭帮手的小女孩,再往前走,街道上还有看摊的精灵。整个世界都做成了精灵友好的生态。
如果单独看一种精灵的动态,可能你还不会有多特别的感觉。但所有精灵都有逻辑之后,它们的行动就会共同构建起一个更加生动、可信的精灵世界。
其三,这种极致,还体现在精灵与探索玩法的深度结合上。
说到开放世界,一些探索能力可能已经是标配了。但《洛克王国:世界》并没有直接给玩家一套复杂的能力,而是选择把整个探索流程与精灵的能力结合起来。
比如说,世界这么大,玩家如何在复杂的地形之间移动?那自然是要针对不同地形,选择不同的精灵来帮你便捷地移动。单论这一个方面,《洛克王国:世界》就做出了非常丰富的拆分。
像是马、兔、猫类型的精灵大多可骑乘,有些还可以加速奔跑。鸟、虫类型精灵可能有飞行能力。新手流程中要求捕捉冬羽雀才能离开雪山,玩家很快就能理解借助精灵探索世界的逻辑。这个设计近似《塞尔达传说:旷野之息》里获取滑翔伞离开新手村,在一开始就能加强玩家对z轴的理解。
此外,鸭吉吉可以在水中游泳,矿晶虫更是可以在山崖垂直攀爬。这些设计增加了玩家探索大世界的趣味性,也增进了玩家与精灵之间的羁绊。
又比如,大世界的资源类型那么多,花草可以由玩家直接采摘,其他资源怎么办?同样的道理,还是请精灵帮忙。有些体型大一些的精灵,可以直接撞击矿物、树木,获取矿产、水果等资源。
甚至在追踪和解谜上,游戏里也有精灵的身影。玩家可以使用精灵视野压暗环境,高亮特殊道具和植物。在追踪黑衣人的任务里,就要靠精灵能力来查看黑衣人的踪迹。
在解谜过程中,精灵也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特殊属性的宝箱需要用特定属性的精灵打开,古老石像需要用幽系精灵互动等等。
不仅如此,频繁的互动也会让精灵主动向玩家寻求爱抚,像是摸摸头这样的互动。玩家在得到精灵的认可后,甚至可以为精灵取名。这个设计让精灵不只是工具性的存在,更成为玩家的伙伴。
这样一套足够丰富的玩法、内容框架,让精灵成为了《洛克王国:世界》绝对的竞争力,也让它在同类产品中,有了很少出现的独特质感。
对《洛克王国:世界》的玩法有了基本了解之后,你会发现它确实不是帕鲁like——你肯定很难想象,小洛克会抓精灵们打工吧。
最近在科隆游戏展,魔方工作室群总裁张晗劲(Enzo)也与葡萄君聊了聊这款产品和相关品类。
Enzo表示,《幻兽帕鲁》和《洛克王国:世界》差异很大,因为帕鲁本质上并不是捉宠游戏,而是SOC。SOC类似于系统出题、玩家解题的过程,核心在于解决资源紧缺的问题。然而这难题一旦被破解,游戏的吸引力就会直线下降。《幻兽帕鲁》只是借助精灵与有反差的行为达成了吸量的效果,但是从玩法上来讲,收集更多宠物并不是目的,而是生存建造的手段。
所以,虽然有人建议他们跟风,他们却从未考虑过,因为在他看来两者根本不一样。
但反过来看,帕鲁like的生存建造,其实也是一个强抓手。那《洛克王国:世界》的解法是怎样的呢?
Enzo认为,捉宠的核心一定是收集,玩家们的核心乐趣在于集邮和追求稀有性。不同的捉宠游戏,有很多玩法类型,有回合制也有即时制,但是收集的本质是不变的。
这个理解也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们的产品形态。
对《洛克王国:世界》来说,战斗、探索和大世界,这些机制其实都是收集体验的延伸。
首先,各种精灵战斗其实都在为进一步收集做准备。游戏中的PvE体验实际上是引导玩家不断扩展他们的精灵收藏,因此战斗成为了获取更稀有、更强大精灵的必要步骤。而PvP战斗的动机不仅仅是为了胜利,更在于展示自己所拥有的稀有精灵。
其次,玩家探索世界的过程,必然伴随着精灵的收集。《洛克王国:世界》并没有直接给玩家一套复杂的能力,而是选择把整个探索逻辑做拆分,再与精灵的特质做结合。玩家必须不断收集和培养新的精灵,才能更深入地探索世界。
其三,在技术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捉宠玩法拓展成为大世界,其实是理所当然的事情。Enzo就表示,「如果玩家想捉一个宠物,他们是希望仅仅在自己房间里抓,还是想到更广阔的天地里?我觉得大家一定希望到一个更大的地方,抓到更多的宠物。更多的宠物,也需要有更大的地图去承载它。当它大到一定程度,我们就称之为大世界。」
Enzo说,其实对一个事情本质的认知是最重要的,除了这个事情之外,所有的生产力要素都可以构建。
以收集为核心,剩下所有的玩法内容都是它的延伸。这样的做法听起来很纯粹,但是并不简单。
往好了讲,这样做,核心体验会很突出,而且魔方工作室在这个持续产出精灵这一点上也有不少优势。他们早早构建了PCG工业化的管线和流程,在美术层面积累了丰富的精灵形象和设计方法论,而且自IP诞生以来,《洛克王国》便拥有完整的世界观和多维度的内容支持。
但这样做也不是没有弊端。捉宠这个玩法虽然热门,但移动端还没有一锤定音的玩法框架。而且大世界对魔方来说也是一个全新的领域,没有太多经验。结果就是,游戏制作会很慢。Enzo也表示确实做慢了,有对自研IP的审慎,也有资源倾斜的原因。
就目前成果而言,《洛克王国:世界》看起来质感还不错,但不得不说,它仍然面临着不少挑战。我们可以试着提出几个问题:
精灵驱动虽然有趣,但体量是否足够撑起这个开放世界?随着玩家解锁更多精灵,游戏是否还能保持新鲜感?而且现在的开放世界也普遍存在一些肝度问题,在战斗略显复杂、探索解谜铺设较密的情况下,《洛克王国:世界》如何平衡游戏强度?
当然,这些问题现在还很难有定论。这款游戏于2021年立项,至今才第一轮测试,而且也只是iOS系统小规模测试,还有不少时间打磨。
如何将精灵驱动贯彻到整个游戏设计之中,让更广阔的世界成为收集体验的延伸,这可能会是《洛克王国:世界》接下来最主要的一个命题。
很明显,这是一条不太一样的路。但如果魔方能占住这个独特的生态位,这个尝试一定会非常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