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K200

首页 > 游戏资讯 > 正文

cf体验服g

时间:2025-05-15 11:01:51

2025款iPad Air体验:M3芯片带来顶级性能,全能体验进化

苹果在今年 3 月初推出了搭载 M3 芯片的全新 2025 款 iPad Air 以及配套的妙控键盘,新机型已经上市,起售价 4,799 元。值得一提的是,全新 iPad Air 距离上一代产品更新还不到一年,可以说是 iPad Air 诞生以来迭代最快的一次了。

cf体验服g

那么全新 M3 芯片加持的 iPad Air 到底带来了哪些体验上的提升?是否值得入手呢?目前IT之家已经拿到了 2025 款 iPad Air,也体验了一段时间,今天不妨就为大家带来一波体验报告。

    2025 款 iPad Air 在外观设计上相比上一代产品基本没太大区别,包括包装的设计,也是一模一样,白色为底,正面是大大的产品图案,侧面是产品型号文字和苹果 Logo,主打一个简洁。

    IT之家拿到的是 13 英寸 1TB 无线局域网 + 蜂窝网络的版本,配色为紫色。不得不说 13 英寸的块头确实很大,初见握在手上好像拿着的是一台很薄的笔记本。

    iPad Air 机身采用 100% 再生铝金属,紫色版的色泽是比较淡雅的,在光线直射下甚至会有些偏银灰,有一种神秘梦幻的感觉。

    平板的背面上下都有天线注塑条、然后依次是摄像头、麦克风、苹果 Logo 和外接键盘的金属触点。

    相比上一代最大的改变是原来底部的产品型号和制造信息说明文字被移除了,转而在左侧下方加入了一行“便携式电脑(5G 无线数据终端)中国制造”这样一行小字。

    正面亮屏之后,iPad Air 13 英寸这块大屏幕带来的视觉冲击力还是比较足的,屏幕黑边的宽度相比目前的 iPad Pro 也差不多,前置摄像头以及光线传感器在屏幕的右侧,没有面容识别。

    尺寸方面,全新 iPad Air 13 英寸机身长度为 278mm,宽度为 212mm,厚度则为 6.2mm 重量 620g,整体相比上一代略轻一些,但也很有限。

    再看配件,2025 款 iPad Air 随机附赠了 20W 的充电器和双 Type-C 数据线,同时还有说明书、保修卡等等。

    整体来说,全新 2025 款 iPad Air 在外观设计上确实没有太大的变化,但整体依然保持着上乘的做工和产品美学,至少在产品的品质感上还是能够让人满意的。

    在性能上,2025 款 iPad Air 最大的看点自然就是搭载了苹果 M3 芯片,这也是其相较于上一代产品的核心升级点。M3 芯片配备 8 核中央处理器,具有 4 个性能核心和 4 个能效核心,同时拥有 9 核图形处理器,与配备 M1 芯片的 iPad Air 相比,图形性能最高提速 40%,并支持动态缓存、硬件加速光线追踪和硬件加速网格着色。

    同时 M3 芯片还内置 16 核神经网络引擎,具有强大的 AI 驱动力,相比 iPad Air 的 M1 芯片机型,性能最高提速 60% 之多。

    在评测体验过程中,IT之家对全新 iPad Air 进行了测试。首先是《安兔兔评测》V10.0.9 的,iPad Air 2025 得到 2167925 分的成绩,整体表现十分出色,其中 CPU 得分 560773 分,GPU 成绩 842845 分,内存成绩 373124 分。

    然后是《GeekBench 6》的,iPad Air 2025 单核 3144 分,多核成绩 11780 分,性能表现同样十分强悍。

    小编也用《GeekBench 6》进行了 GPU 的,这款 M3 芯片的 GPU 得分为 44487 分。

    GPU 方面,IT之家还用《3D Mark》的 Steel Nomad Light 项目进行了测试,iPad Air 2025 总体分数为 2661 分,平均帧率 19.7 FPS。

    然后是代表光线追踪性能的 Solar Bay 项目,iPad Air 2025 总体分数为 11943 分,平均帧率达到 45.4 FPS,成绩很是出色。

    接着,IT之家还使用《GeekBench AI》对 iPad Air 2025 进行了神经网络引擎的项目测试,Single Precision Score 得分为 4188 分,Half Precision Score 得分为 30625 分,Ouantized Score 则来到了 34375 分。

    最后,IT之家又使用《安兔兔评测》对 iPad AIr 进行了存储性能的测试,测得其顺序写速度为 1677.7MB/s,顺序读速度为 1873.3MB/s,随机读速度为 171.2MB/s,随机写入速度为 94.7MB/s。

    一波测试下来,M3 芯片加持的 iPad Air 性能的确是非常强大的,而接下来,小编又对其进行了游戏测试,进一步看看它的性能情况。

    首先是《王者荣耀》,目前 iPad 版《王者荣耀》帧率上限还为 60fps,测试时小编将各画质选项调到最高,然后进行了一局大约 12 分钟的对战。

    可以看到 iPad Air 2025 应对起来毫无压力,整个游玩过程非常顺滑,帧率曲线基本就是一条直线,平均帧率达到 59.5fps。

    游戏进行时平板的平均功耗为 4.1W,游玩过程中基本没感觉到热量,游戏结束后测得平板机身温度在背后苹果 Logo 附近,为 27.1℃。

    接下来是对性能要求比较高的《原神》,测试时IT之家将游戏画质选项都调为最高,帧率上限设为 60fps。

    测试过程中,小编主要是在游戏中的枫丹廷进行跑图,20 分钟后测得平均帧率为 59.4 fps,可以帧率几乎没有波动,非常平稳。

    游戏结束后,测得平均功耗约为 9.1W,功耗表现尚可,不过发热控制是很出色的,游玩的时候只是觉得平板背面微微有点热量,测得最高为 32.8℃。

    最后IT之家还用了《逆水寒手游》来进行测试,同样是将画质选项调节到最高,实时光追也开启,在开场的汴京地图跑图 15 分钟。

    由于是多人在线网友,《逆水寒手游》的画面元素还是比较复杂的,对性能的要求也比较高,不过 iPad Air 2025 依然能轻松应对。游戏结束时,测得平均帧率为 59.4 fps,游玩过程非常流畅,基本没有掉帧的感觉。

    功耗方面,iPad Air 2025 的平均功耗为 7.52W,比《原神》还低一些,温度自然更是“感知不强”,小编测得只有 31.2℃。

    整体来说,iPad Air 2025 在 M3 芯片的加持下性能表现确实是很猛,虽然上面还有最新的 M4 芯片的 iPad Pro,但横向来看,放在整个平板界依然是天花板级别的存在。

    全新 iPad Air 2025 这一代的另一大升级点就是拥有了专属的妙控键盘,而在此之前,iPad Air 只能使用 iPad Pro 的妙控键盘。目前IT之家也拿到了这款全新的妙控键盘,接下来就让我们看看他们搭配 Apple Pencil Pro 的使用体验。

    首先我们可以看到 iPad Air 的妙控键盘是白色,整体设计上和初代 iPad Pro 的妙控键盘比较相似,A 面、C 面和 D 面都是硅胶材质,手感上更加细腻亲肤,而当前最新的 iPad Pro 的妙控键盘 C 面是铝合金材质,这是它们最大的区别。

    但不同于初代 iPad Pro 妙控键盘的圆形转轴,这次 iPad Air 妙控键盘的转轴采用了扁圆形的设计,这点和最新的 iPad Pro 妙控键盘类似,但是在转轴体积上,iPad Air 秒空键盘的转轴要比最新 iPad Pro 的粗一圈。

    iPad Air 妙控键盘转轴的阻尼感也是比较扎实的,可以调节不同的角度,不过可调节的角度整体来说并不大。

    还有一点就是,当 iPad Air 搭配妙控键盘使用时,你可能会觉得 iPad Air 不是很稳,特别是需要用手触控屏幕时,稍微用点力,iPad 就会联动转轴出现晃颤,这可能会影响体验感。

    另外在 C 面的触控板方面,iPad Air 秒空键盘的触控板为机械触控板,而最新 iPad Pro 妙控键盘的触控板是类似 MacBook 那样通过振动马达模拟震感的电子触控板,机械触控板的按压手感会偏松垮一些,整体震感没有电子的那么细腻。

    但和最新 iPad Pro 妙控键盘类似的是,iPad Air 妙控键盘的最上方区域设置了一排快捷功能按键,当 iPad Air 连接妙控键盘时,你可以通过这排按键进行一些快速设置,比如快速调节视频音量、屏幕亮度,快速打开多任务界面,快速搜索等等,这为 iPad Air 的日常使用带来了更多便利。

    键盘手感方面,这款妙控键盘的按键键程适中,段落感明显,按压手感偏硬一些,整体来说还是比较舒适的,如果你经常会用 iPad 编辑文档、打字,那么搭配这款妙控键盘肯定比使用虚拟输入法好用很多。

    另外要说的是,iPad Air 妙控键盘没有键盘背光灯,而最新款 iPad Pro 妙控键盘是有的,如果你是在比较黑暗的环境下使用,会比较受影响。总体来说,C 面的材质、机械式触控板、还有没有键盘背光灯,是 iPad Air 妙控键盘相比最新 iPad Pro 妙控键盘主要的阉割点,但是比初代 iPad Pro 妙控键盘体验和功能都要更好一些。

    除了全新妙控键盘,iPad Air 2025 还可以搭配 Apple Pencil 或 Apple Pencil Pro 使用,这里小编使用的是 Apple Pencil Pro,对于有书写、绘画需求的用户来说,Apple Pencil Pro 还是比较值得入手的,能够助你更好地发挥创意。

    比如,Apple Pencil Pro 支持悬停功能,在下笔之前直接预览 Apple Pencil Pro 在显示屏上的确切落笔位置和笔触形状,这样可以省去很多用笔用错之后擦除的麻烦。

    并且 Apple Pencil Pro 也支持侧旋,旋转笔杆可以改变不同形状笔刷工具的方向,带来更加拟真的绘画和书写笔触。

    使用 Apple Pencil Pro 绘画、书写时,轻点两下笔身即可快速切换工具,而且切换时笔身内的振动马达还会带来振动反馈,交互非常细节。

    同时你还可以轻捏笔身,打开工具盘快速切换工具以及线条粗细和笔画的颜色,非常方便。

    整体来说,iPad Air 2025 搭配专属妙控键盘和 Apple Pencil Pro 之后,在轻度办公和创意绘画等方面的体验会明显更上一层楼,或许不会带来生产力的飞跃,但在整个操控效率、便捷度和创意实现方面带来显著的提升,对于经常需要从事这方面工作的朋友来说,还是值得入手的。

    续航方面,iPad Air 2025 内置 36.59 瓦时锂聚合物充电电池,官方称使用无线局域网浏览网页或观看视频,最长可达 10 小时。这里IT之家也对其做了两小时的续航测试,测试时小编将屏幕亮度和音量都设为 50%,全程在 Wi-Fi 环境下进行,蓝牙和隔空投送的功能开启,初始电量 100%。

    首先使用《原神》在最高画质下进行 30 分钟的游戏,耗电 6%,结束时剩余电量 94%。

    然后使用《哔哩哔哩》在 1080P 高码率画质下观看 45 分钟的电影,耗电 7%,剩余电量 87%。

    接着使用《抖音》刷 20 分钟短视频,耗电 3%,剩余电量 84%。

    然后再刷 15 分钟《微博》,耗电 2%,剩余电量 82%。

    最后再刷 10 分钟《IT之家》,耗电 1%,剩余电量 81%。

    在总计 120 分钟的测试中,iPad Air 2025 共耗电 19%,如此粗算下来在这样高强度的使用下大概可用 10 小时,正常使用强度下 2-3 天一充还是没问题的。

    充电方面,IT之家使用标配的 20W 充电头,将 iPad Air 2025 从电量 0% 充满到 100%,共用时 161 分钟,时间是比较长的。

    目前来看,搭载 M3 芯片的 iPad Air 2025 可以说是最具性价比的 iPad 产品之一了,它拥有目前在平板市场上绝对翘楚的性能,也有了专属的妙控键盘,还支持 Apple Pencil Pro,存储还是 128GB 起步,苹果智能也将支持,以 11 英寸 128GB Wi-Fi 版本 iPad Air 2025 为例,起售价 4799 元(相比上一代无变化,但是其他存储版本无论 11 英寸还是 13 英寸相比上代都降低了 300 元),加上国补后 4299 元,如果你有教育优惠,那么 3899 元就能到手了,

    这对于拥有 M3 芯片的设备来说那是相当划算的。而如果你不是很着急,也可以再等 4 个月,等到苹果返校季优惠活动开启,根据之前的经验,购买 iPad Air 可以送 Apple Pencil Pro,还能再叠加教育优惠,而且如果还支持国补的话,很有可能最低 3899 元你就可以把 iPad Air 2025 和 Apple Pencil Pro 拿回家了,那就是真香了。

    如果对比 iPad Pro,我们以 13 英寸 256 GB WI-FI 版机型来看,iPad Air 2025 首发价 6999 元,而最新的 iPad Pro 11499 元,iPad Air 2025 便宜了 4500 元,但要说体验,iPad Air 2025 有 M3 性能加持,有大屏,也能搭配键盘和手写笔,还支持苹果智能,就普通用户的体验来说,可能最大的差别就是 iPad Pro 的高刷双层 OLED 显示屏、四扬声器和 Face ID 了,再激进一点讲,其实很可能就是屏幕显示素质的差别,但却可能剩下 4000 多块,选哪个,就看大家是要这 4000 多块,还是更好的屏幕观看效果了。

    最后,关于 iPad Air 2025 适合什么样的用户入手,IT之家认为,如果你是 M1 iPad Air 或者更老款 iPad Air 用户,那么 iPad Air 2025 无疑是值得升级的,毕竟 M1 iPad Air 发布距今也有三年了,而如果你之前不是 iPad 用户,想换一台 iPad,同时预算也不是非常高,那么 iPad Air 2025 自然也是目前最值得考虑的选择之一,而如果你本身是 M2 iPad Air 的用户,那么小编还是建议大家可以再等一等,遵循隔代升级的策略的。

1500元画质媲美索尼G大师?7支国产85mm自动镜头对比与选购指南

本内容来源于@什么值得买APP,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作者:yamete

相机是索尼a7c2,去年双11买了腾龙50-300mm,以为拍孩子够用了。镜头画质的确不错,微距能力也很强。但是这段时间拍小孩发现光圈太小了,没有虚化背景显得杂乱。

去年双11买的腾龙50−300mm

大光圈人像头常见的就是50mm和85mm两个焦段,我预算在3000元以内,所以目光投向了国产镜头。

最近几年国产头给人的感觉是迅速崛起,自动对焦头突然冒出了一大堆。就拍小孩而言,我更倾向于50mm镜头,室内不大的空间也能拍,但是看了一圈发现国产50mm自动对焦镜头寥寥无几,有的也基本都是aps-c残画幅镜头,实际等效焦距接近80mm。相反85mm都是全画幅头,并且新品很多,所以没有选择,只能买85mm定焦头。

目前在售型号主要是有唯卓仕85mm F1.8二代永诺YN 85mm F1.8、美科85mm F1.8Pro与85mm F1.4、七工匠85mm F1.8、星耀光影85mm F1.8、思锐85mm F1.4。另外国外小厂的还有图丽85mm F1.8与森养85mm F1.4。他们对的价格从1500元到4000多元不等。

这么多型号我一开始是完全懵逼的,都在一个价位上该如何选?于是我网上找各种评测与评价,看了好多,然后总结了下面结论:

美科85mm f1.4

官方定价2699元,咸鱼2300元左右,有索尼E与尼康Z口版本。从网上多个评测看,美科85mm F1.4是目前国产头里画质最强的,锐度、色散、边缘画质等对比索尼85mm F1.4 GM2甚至都不落下风,但对焦、防眩光、呼吸效应、焦外比不过索尼GM2,特别是对焦性能GM2太强大了。但美科这个价格达到如此效果已经很意外了。

另外,美科85mm F1.4是个2023年的老镜头,呼吸效应表现和对焦都比不过新款入门镜头85mm F1.8 Pro,所以后面如果能出个新款F1.4 Pro版,那就牛了。

美科85mm f1.8 Pro

2024年11月的新品,至今也不到半年,官方定价1599元,索尼E、尼康Z、松下L和富士XF口都有。综合画质是国产85mm F1.8中最强,从评测看锐度、边缘画质、色散表现都占优,祖传的画面偏黄的问题也解决了,不过最强之处在于呼吸效应几乎没有,这点比索尼85mm F1.4 GM2都强很多,是个拍视频的好镜头。不足是防眩光做的不太好。另外美科85mm F1.8Pro质量只有389g,轻量化设计也是一个卖点。

星耀85mm f1.8

2025年初的新品,官方定价1599元,有索尼E口和尼康Z口。在低价85mm镜头里最接近六边形战士的,画质比美科85mm弱一些,主要是边缘画质、色散控制不如美科,但相对比其他几只镜头又略强一些。对焦速度似乎是几只国产85mm里最快的,另外防眩光也是做的最好的。这个镜头重量高达510g,金属机身比较沉重,外观我觉得是比较耐看,和索尼相机比较搭。

唯卓士85mm f1.8二代

唯卓仕镜头最近的曝光度似乎很高,这支镜头官方定价2099元,有索尼E、尼康Z和富士X卡口,重量484g。看网上各种对比评测,唯卓仕这个镜头各方面都中规中矩,既不是垫底,也没有特别出色的地方,大体和索尼原厂85mm F1.8的实力差不多,其他几只85mm国产头表现也类似,不像美科与星耀有比较突出的地方。2099元的价格配上这个综合表现并不是好,但由于上市也有两年了,所以咸鱼上二手比较多,价格1400元左右,这个价格就很不错了。

我很期待唯卓仕85mm F1.4 Pro镜头,今年年初展会上都有镜头真机亮相,说很快上市,结果都4月份了毛线消息都没有。85mm F1.4 Pro这个新镜头估计表现会不错,至少对焦应该会比较强,价格我估计得3开头了。

永诺YN 85mm f1.8

有索尼E和尼康Z卡扣,其中索尼E口的有塑料机身和金属金属两个版本,金属的1999元,塑料的1799元,重量385g是几个国产头里最轻的,并且镜头有JD自营。

从网上各种对比评测看,永诺这个85mm F1.8各方面表现也是中规中矩,除了机身重量,其他方面似乎没有特别出彩的地方。

七工匠85mm f1.8

索尼E口的,官方价格1699元,重量437.5g。从各种评测看,这个镜头整体表现也是中规中矩。七工匠有JD自营,想用E卡用京东豆,想马上收到货的可以买它。另外七工匠看有一个可以改善眩光的UV镜,260元价格小贵,如果真的有效果,那么对于这些防眩光做的不太好的国产镜头,它就是救星?

思锐85mm f1.4

思锐的镜头价格最贵,外观最花哨,官方价3399元,当然这是F1.4光圈的,本来就应该比F1.8的贵的多。思锐镜头给我的感觉是心思都花在外观了,镜头上写了艺术字体,还弄上了自己的蓝色logo,有种签名款的高端感。而且镜头体积小,比其他F1.4的都小一圈,镜头口径也只有67mm,其他基本都是72mm。

从网上的评测看,思锐85mm F1.4大多数表现不如美科85mm F1.4,特别是因为镜头口径小,边缘画质、暗角什么会吃亏。但是对比其他入门款85mm F1.8镜头可能还是会好一些吧,我没找到拿F1.4和F1.8镜头混合对比的评测,也不好说。

图丽现在算国产品牌,还是日本品牌不清楚。只是图丽这枚85mm F1.8镜头网上几乎搜不到评测和评价,能参考的只有官方数据。镜头的价格是1999元。单独看外观,比较素,只有一个对焦环,没有光圈环,没有AF/MF切换、FN按钮等设计,画质、对焦表现一概不知,有用过的可以来说说。

森养85mm f1.4二代

好像是个韩国的品牌,定价明显高于国产镜头,85mm F1.4官方定价4499元,感觉不如加几百块去买适马art 85mm F1.4。但是咸鱼二手价格很低,一代1000元出头,二代能打骨折。从网上看的对比评测看,整体表现一般般,无法完全打过思锐85mm F1.4。所以呀,国外非一线大厂商的实力,其实并不如咱们国内品牌。

上面的总结是我从别人的评测、评价中总结出来的,不是我本人的评价,仅供参考。

根据这些信息,我来选镜头了,肯定在美科和星耀光影两个里面选。最开始我非常倾向于选美科,不管是F1.4还是F1.8都好,画质是最靠谱的。但是冷静下来,我买镜头的用途是拍小孩,小孩子肯定不会老老实实的配合你,摆个pose给你拍照,都是转瞬即逝的抓拍,所以最重要的不是画质,而是对焦性能,先能对上焦拍到,然后才能再去谈画质,要不然拍10张8张是废片也没有意义。

所以,最后选了对焦最快的星耀光影85mm F1.8,如果网上的那些评测结论是正确的话。说实话,这个牌子我是这次要买镜头,才第一次听说。品牌名字起的比较有意思,星耀,比较谦虚,没给自己整个王者,但是比什么青铜、黄金、钻石选手都更强,有一把我说自己是第二,谁敢说是第一的赶脚。

JD官方店购买没有优惠1599元,但支付选信用卡6期分期,可以免息并且-20元,实际支付1579元,送一个159元的星耀多层MCUV镜。另外星耀的镜头号称7天无条件退货,拆开用过,只要没有磕碰不满意也可以退。

包装盒

盒子内容

镜头比较矮胖

送的uv镜

uv镜单独买价格不便宜

号称防油污

不是自营但快递默认发顺丰标快,在一些地方也能做到隔天送达。简单开个箱,盒子里就是一个镜头(带遮光罩),没有什么布袋一类的配件。镜头本身尺寸比较小,但是真的好重,510g一斤多的重量不是盖的,比机身都重,拿在手里就是个金属疙瘩。好处是做工质感很好,很精致,结实耐用的感觉。不足就是重,手持有些压力,建议给相机配个腕带或者挂绳,防止不小心脱手。

机身按键

光圈环

上机效果

不知内侧为何设计了凹槽,贴标签用?

外观如图,个人感觉比较好看和相机搭配起来很协调。机身有一个边角环,一个无极光圈环,一个AF/MF对角切换,一个FN自定义按钮可以在相机里设置功能。其中光圈环阻尼大,转动起来需要力气,这个设计是为了防止误碰,但有人说阻尼过大影响了体验,而我却觉得还好,因为我不拍视频,所以基本不用光圈环,直接用相机上的光圈波轮。

遮光罩与镜头盖

遮光罩质量很好,很厚实,并且装上旋转比较丝滑,没有廉价感,比我那个腾龙镜头塑料感满满、很薄很不耐造的遮光罩好太多了。但是设计上有个问题,就是遮光罩收起来扣在镜头上时,会盖住一半的光圈环,影响光圈环的操作。

卡口侧有c口

62mm口径

镜头卡口部分有个USB Type C口,用于升级固件用。卡扣也加了防尘防水的橡胶圈,镜头安装比较丝滑,不像腾龙镜头安装不丝滑,比较紧会把相机金属卡口弄出划痕……

比较帅

使用上没什么问题,相机的FN键可以在机器里设置,设置成对焦保持比较常用。镜头主要是拍娃用,新到手简单拍一些样张。

杂乱的背景被虚化掉了

光圈全开虚化效果

锐度不错

放大后很清晰

说说画质,首先中心锐度的确不错,光圈全开下随手拍的放大了看很清晰,孩子的毛发一根一根都看的出来,中心没有发现色散紫边什么的。然后是虚化效果,光圈全开虽然比F1.4还差一些,但基本可以把杂乱的背景虚化掉,突出主体,因为不是专业拍人要打光布景,在家里随手抓拍孩子很重要,背景多半是一片狼藉,就需要大光圈把脏乱的背景虚化掉。镜头的焦外感觉还行吧,光斑也没有明显的洋葱圈。

随手抓拍

随手抓拍

随手抓拍

对焦速度还行,感觉比去年买的腾龙50-300mm慢一丢丢,但差距不大。印象中比古老的索尼85mm F1.8入门镜头还快一些,随手抓拍的孩子照片大多数都对上焦了。

另外,85mm镜头可拍摄的题材和场景有些窄,最近对焦距离普遍是0.8米或更远一些,毫无微距能力,需要在较远的地方才能对上焦,这是包括索尼85mm GM2在内所有这一焦段镜头共同的问题,所以它基本还真只适合拍人像,在家里抓片小孩,要是房间小点都施展不开。其实50mm F1.4/F1.2适用面其实更广一些,可惜国产自动对焦镜头这一焦段目前比较缺乏,有的也基本是APS-C画幅镜头,实际等效将近80mm,就是残画幅的85mm。

我很希望腾龙能出个50mm、85mm全画幅镜头,腾龙价格相对实惠,而且他家的镜头基本微距都很强,同样焦段的最近对焦距离几乎比其他品牌的都更短,腾龙做85mm F1.8估计最近对焦距离能做到40cm。只可惜索尼似乎是腾龙的大股东,似乎是有意避免直接竞争,腾龙镜头的焦段几乎都是奇奇怪怪的,与索尼镜头的焦段几乎没有重叠的,索尼镜头有的焦段,腾龙都不会出,比如不会有24-70mm、24−50mm,而是要差异化,搞个28-75mm、20-40mm……

上机效果

扯远了,整体来说,初步使用我个人对星耀85mm F1.8这个镜头的画质对焦、画质表现满意,要说体验不太好的地方,就是重量真的重,死沉死沉的。不过一千多的镜头,还要啥自行车,用一段时间出二手也不会损失太多。

用户评论

志平

终于可以提前尝鲜了!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浮殇年华

等不及要试试新版本的游戏内容。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疲倦了

CF体验服真是个好东西,让我们玩家第一时间感受新变化。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红尘烟雨

希望这次更新能带来更刺激的游戏体验。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经典的对白

期待新的武器、 mapas 和游戏模式!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暮染轻纱

能不能把这次体验服的测试时间延长一点啊?太短了没玩够。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冷落了♂自己·

希望能及时反馈意见给官方,让游戏越来越好玩。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惦着脚尖摘太阳

新版本会有哪些改进呢?期待官方公布细节信息。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心已麻木i

在体验服里可以练操作,正式服上线就不会慌张了。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念旧是个瘾。

体验服是玩家参与游戏开发的好机会。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相知相惜

赶紧去下载体验服,不要错过这次尝鲜的机会!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红尘滚滚

发现新bug的玩家是不是有机会获得奖励呢?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何年何念

希望官方能对体验服提供更多的互动和支持。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伪心

感觉CF越来越好玩了,期待未来版本的新内容!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挽手余生ら

可以和朋友一起在线玩体验服,比正式服更欢乐。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青楼买醉

CF体验服是我每周最期待的游戏时间了。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虚伪了的真心

新地图设计怎么样?有没有惊喜呢?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各自安好ぃ

希望这次更新能改进一些玩家反映的不足之处。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减肥伤身#

cf体验服真的太棒了,让我们提前感受到游戏的魅力!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