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K200

首页 > 游戏资讯 > 正文

psp sd高达g世纪—pspsd高达g世纪超越世界

时间:2025-08-09 03:04:39

萝卜的浪漫就是开扎古!万代高达系列游戏历史回顾

“是男人就要开扎古!”

谈起《机动战士高达》这个世人皆知的大 IP,不知道各位的脑海中浮现出的是被奸商黄牛炒成“天价”的模型,还是外形越发立体,招式越发花哨的 TV 动画和剧场版电影呢?恰逢 《SD GUNDAM 激斗同盟》发售在即,不妨跟随我们的文字,一起来看看《高达》系列游戏的发展始末吧。

>>>第一部《高达》动画,差点为系列画上句号

psp sd高达g世纪—pspsd高达g世纪超越世界

1979 年,高达历史上第一部作品《机动战士高达》在名古屋电视台首播。这部作品以自创宇宙 UC.0079 为舞台,描写了地球联邦政府与吉翁公国之间的爱恨情仇,并以拉开了高达系列的久经不衰的大幕。

虽然《机动战士高达》定位为儿童作品,但这部作品的风格因与主流机器人作品大相径庭,人物刻画晦涩难懂,主角又不讨喜,而机体既没有华丽的必杀技也没有炫酷的变形能力,以至于上映后就被当时的儿童群体所抛弃。受益于公司人手不足的影响,《机动战士高达》存在大量作画崩坏的情况,而在面对低迷的收视率和惨淡的周边玩具销量后,担任动画监督富野由悠季曾一度想要让阿姆罗和夏亚同归于尽来结束这场闹“闹剧”,殊不知本来是面向儿童的作品,却意外地吸引了大批爱好者的注意。

《机动战士高达》贴近现实的世界观、机体设计和人设,得到了当时高中生、大学生和社会人士的广泛认可,并且安彦良和的美型画风更是吸引了相当多的女性观众。在获得大家的广泛认可后,监制富野由悠季和美术监督安彦良和原本悬着的心终于放下,并在之后的剧场版中将崩坏的作画一一修复。

>>>除了动画和周边,万代也开始着眼于游戏的开发

在第一部《机动战士高达》完结后的几年里,日本 Sunrise 还相继推出了多部真实系机战动画,其中也出现过制作精良、质量优秀的作品,但每一部都没有达到《高达》的成功。于是在 1985 年,万代和日本 Sunrise 决定制作《高达》续作,并将其名为《机动战士Z高达》,这时候的《机动战士高达》系列才算是踏上了正轨。

随着承接《0079》故事背景的《机动战士Z高达》在粉丝群体掀起的一轮又一轮浪潮,万代终于发现其背后隐藏的庞大商业价值,于是乎除了动画和周边玩具产业外,万代还基于《机动战士Z高达》故事背景开发了射击游戏《机动战士Z高达:炽热争夺》(Kidō Senshi Z Gundam: Hot Scramble)。

作为万代官方承认的第一部以《高达》为原型开发的游戏,《机动战士Z高达:炽热争夺》将横版过关与第一人称射击相结合,打造出了独一无二的驾驶体验,而这一概念在当时的家用计算机领域来说是闻所未闻的。前卫的设计理念加上口碑爆棚的原著作品,那么令人欣喜的超高销量便诞生了。超过 40W 份的最终销量为万代取得了巨大的商业利润,Fami通也将其列为 1986 年至 1992 年间日本最畅销的家用射击游戏。值得一提的是,《机动战士Z高达:炽热争夺》共有两个版本,其中限量生产了 1,000 份的原始版本《Hot Scramble Final Version》在拍卖网站售价更是达到了 1,000 美元。

>>>在《炽热争夺》大获成功后,衍生作品也开始涌现

就在《机动战士Z高达:炽热争夺》在游戏市场大杀四方的时候,隔壁的《机动战士》却衍生出了一个新奇的系列:SD 高达。这个头身比只有 1:3 的“大头娃娃”在扭蛋和文具市场收获了大量日本儿童的芳心,随着《SD高达》系列知名度的不断提升,相关衍生产品也陆陆续续与粉丝们见面了。

不再是超现实主义的设定,《SD 高达》以其滑稽和夸张的表现手法给无数高达粉丝留下了深刻的记忆。随着动画和漫画的相继推出,以为《SD 高达》原型制作的角色扮演游戏《SD 高达:维度之战》(SD Gundam Dimension War)终于在玩家的千呼万唤下发售了。不过《SD 高达:维度之战》登陆的平台是被称作“任天堂黑历史”的立体 3D 图形游戏机 Virtual Boy,这也导致《维度之战》的生产数量不高,大部分商品也都被 Virtual Boy 收藏家和爱好者购买,所以这部游戏在二手拍卖市场相当的抢手(万代你是不是故意的)。

得益于 VB 特殊的 VR 系统,玩家可以在《SD 高达:维度之战》中体验 3D 对战所带来的震撼场面。但是平庸的战斗节奏和重复度颇高的场景使用令许多高达粉丝们表示失望,甚至有游戏编辑将其称为最差劲的 Virtual Boy 游戏,Fami通也仅打出了 19/40 分的成绩。

尽管《SD 高达:维度之战》收获了大量,但这并没有延缓万代推出新作的步伐。1996 年上基于《新机动战记高达 W》改编的格斗游戏《新机动战记高达W 无尽的决斗》为万代扳回了一程,但 1997 年发行的互动式电影游戏《高达 0079:地球之战》却成为了大量粉丝的尴尬回忆,特别是演员不自然的表情和尴尬的演技,与其羸弱的游戏性“相辅相成”最终为玩家呈现出一场新奇怪诞的闹剧。

不过 1997 年万代并不是只有《高达 0079:地球之战》这一款游戏,同年登陆 PlayStation 平台的格斗游戏《高达:战斗大师》(Gundam: The Battle Master)以其可被破坏的装甲,无体力值设定和不同机甲的独特动作惊艳了无数日本玩家。不过由于该游戏仅在日本地区发售,所以真正玩过的人在当时不过是凤毛麟角。时隔一年后,承接《战斗大师》后续剧情的《高达:战斗突击》(Gundam: Battle Assault)总算是在全球发售了,但总体评价却与《战斗大师》完全不同。当时只有 56.44% 的玩家给予《战斗突击》好评,IGN 编辑大卫·史密斯曾在 2018 年回顾这款作品时表示:《高达:战斗突击》在可使用角色、游戏玩法、视觉效果和音效的表现差强人意,但乏味的故事模式却让人感到可惜,这不是一款面向喜欢硬核战斗的机战粉丝的作品,但它绝对适合高达粉丝。

>>> 千禧年前后,高达系列依旧充满活力

作为千禧年前的最后一款登陆主机的高达作品,这款在世嘉 DC 上发行的《高达外传0079:灰烬重生》(Gundam Side Story 0079 : Rise From Ashesthe)大胆采用第一人称驾驶舱视角来控制机体的设计令无数玩家大呼过瘾,而在关卡中通过达成某种条件来解锁武器的设定也大大增加了游戏的可玩度。不过由于《灰烬重生》在登陆 DC 时已经是主机的生命末期,所以游戏知名度并不算太高。

随着 PlayStation 第二代游戏主机的面世,万代也将《高达》系列作品的重心转移至 PS2 上。2000 年为庆祝《高达》诞生 20 周年而打造的第三人称动作游戏《机动战士高达》(Mobile Suit Gundam: Journey to Jaburo)登陆 PS2 平台,玩家可以在游戏中感受初代故事所带来的感动。但由于该作太过粉丝向的缘故而被一众游戏媒体嗤之以鼻,Fami通也只给了 27 分。不过其续作《机动战士高达:相逢在宇宙》获得了不错的评价,IGN 称这部作品是 PS2 平台上最好的高达游戏,Fami通也给到了 30 分。

为了更好的开拓游戏市场,万代开始尝试以不同角度制作《高达》系列游戏。在 2001 年发售的《机动战士高达:吉恩最前线》中,玩家不再扮演地球联邦的一员,而是以吉翁公国的秘密特种部队“午夜芬里尔军团”为主视角,针对地球联邦军展开毁灭性的打击,而就是从这一部开始,玩家在游戏开局可以自由选择自己想要效忠的势力。

由于《高达》宇宙在这么多年的发展中涌现了大量作品,万代本着吸引新玩家入坑的心态(我觉着是方便老玩家回顾剧情),推出了一系列围绕原版剧情制作的回顾向游戏。像 2002 年在 PS2 平台发售的《机动战士高达战记:失落的战争编年史》(Mobile Suit Gundam: Lost War Chronicles)就是玩家拉进《高达0079》的历史,以一位部队普通成员的角度来见证“一年战争”的发展过程。2004 年发售的《机动战士高达:高达 VS Z高达》更是将《机动战士高达》《机动战士Z高达》和《机动战士高达ZZ》的剧情融入到游戏当中,令玩家在激烈战斗之余还能领略《高达》精彩的故事走向和剧情发展。

>>>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高达》也在尝试新的内容

在科技与经济飞速发展的前提下,游戏行业的竞争愈发激烈。为了守护自己辛苦拼搏才打下的“江山”,万达开始从玩家的反馈和市场调查中寻找那稍纵即逝的机会,2005 年出品的回合制游戏《机动战士:新的黎明》(MS Saga: A New Dawn)便是这样一部传统与创新相结合的作品。游戏中大胆的加入了针对机体改造的选项,可替换部件更是高达 200 余种。不过作为试水之作,M 站褒贬不一的评价和 Fami通 29 分的评分可谓是有点令人失望。

万代在受到当时多人在线 RPG 极其火爆的影响下,在 2005 年推出了这款《宇宙世纪:高达Online》(Universal Century Gundam Online)。游戏中玩家需要在吉翁公国和地球联邦军中选择自己未来效力的派系,并以第三人称视角控制高达来击杀敌人,从而扩大效力派系的领地。虽然游戏号称“将完全重现高达庞大的架构,实现每个男生的梦想”,但游戏仅上线不到两年便关停服务器的行为也着实有些难顶了。

眼瞅着走出舒适圈打造的作品不尽如人意,看来还得走“影视包围游戏”的思路。于是在《宇宙世纪:高达Online》上线的同一年,万代推出了以《机动战士高达 SEED》为背景改编的动作冒险游戏《机动战士高达 SEED:OMNI vs ZAFT》,并在 2006 年推出了续作《Kidou Senshi Gundam Seed Destiny: Rengou vs. ZAFT II》。由于《高达 SEED》系列新加入的 RUSH 和觉醒系统,从而将游戏的战斗体验提升至一个新的高度。

正所谓每一个拥有“大量生动鲜活角色的 IP 都有可能被改编成《无双》系列”,《机动战士高达》自然也不例外。2007 年由光荣旗下部门 Omega Force 开发,万代发行的《高达无双》(Dynasty Warriors: Gundam)闪亮登场,不过碍于之前登陆次世代主机的 《机动战士高达:交叉火力》(Mobile Suit Gundam: Crossfire)和《SD高达:斯卡德之锤》(SD Gundam: Scad Hammers)的评价褒贬不一,这也使得万代对《高达无双》发布后的市场反响感到忐忑不安。

好在游戏的首日销量狠狠为万代争了一口气,首日售出 10W 份的成绩使其成为当时 PS3 首日销量最高的游戏之一,截止至 2008 年 7 月,仅日本总销量就达到了 275,812 份。这样耀眼的成绩也让万代在 2007 年 和 2010 年推出了《高达无双》的第二部以及第三部作品。

>>>指导方针不变的情况下,万代仍在努力开拓市场

虽然出现了《高达无双》和《高达:战斗大师》这种有别于传统《高达》游戏的类型,但万达的主力军依旧是围绕《高达》原作展开的。随着索尼主机市场的日益饱和,万达开始将眼光放在其他平台。比如发布在 Wii 平台的第一人称射击游戏《机动战士高达:MS战线0079》(Mobile Suit Gundam: MS Sensen 0079),2008 年的发布在任天堂 DS 上的《机动战士高达00》(Mobile Suit Gundam 00)以及在发布索尼一生之敌 Xbox360 上的《机动战士高达:特洛伊行动》(Mobile Ops: The One Year War)都展示着万代对于《高达》IP 的重视。

不知是口碑影响还是销量不佳,总之在经过一系列的折腾之后,万代最终还是回归了索尼的怀抱。2010 年针对次世代主机 PS4 研发的 3 D 格斗游戏《机动战士高达:Extreme Vs》(Mobile Suit Gundam: Extreme Vs)作为《机动战士高达:高达 VS 高达 NEXT》的续作,其牌面还是有的,由美国摇滚乐队林肯公园演唱的主题曲《The Catalyst》以及联动机甲的诞生成功开启了一个经久不衰的系列,后续推出的《机动战士高达:Extreme Vs. Full Boost》《机动战士高达:Extreme Vs. Maxi Boost》《机动战士高达:Extreme Vs. Maxi Boost ON》《机动战士高达Extreme Vs.2》和《机动战士高达:Extreme Vs. 2 XBoost》除了更新大量机甲和角色外,还不断引入新的游戏机制来保持系列的活力,不过其昂贵的 DLC 售价还是让人难免有些辛酸。

不过除了这个系列外,后续推出的其他作品多少都有点遗憾。比如最新的《新高达破坏者》,不仅没有将系列的优点一一发扬,反而是又臭又长漏洞百出。伪连击、聊胜于无的剧情和只能从 NPC 身上扒零件的设计都让人感到反胃,更不必说稀烂的锁定和高度重复地刷取内容了。与之相比动画表现优异的《G世代》系列和机体种类丰富并有不俗可玩性的《SD高达》系列可以说是云泥之别了。至于 2021 年发售的《机动战士高达:激战任务 代号·妖精》,我希望没玩过的高达粉丝就别试了,玩过的玩家也别对接下来发售的《高达》作品失去信心,毕竟这么大的 IP,总归是有机会令大家满意的。

>>>结语

碍于篇幅有限,不能向大家介绍万代在经典掌机上发行的作品,比如 GBA 平台上的《SD高达G世纪》《机动战士高达SEED: Destiny》,PSP 上的《SD高达G世纪:世界》《高达vs高达next plus》,都是童年无比快乐的回忆。如果屏幕前的各位也曾体验过《高达》世界带给你的快乐,不妨发在评论区与大家一同缅怀吧。

宇宙世纪百年赞歌——《SD高达G世纪:起源》试玩

作为一个萝卜控,在本次展会上最看重的游戏自然是《SD高达G世纪:起源》。不同于《机战》系列的群魔乱舞,《SD高达》系列正如其名,是GUNDAM的主场。本作是时隔四年的回归之作,与上一作《超越世界》的多系列高达乱入不同,本作仅有宇宙世纪0079至0096的机体出场,但没有了其他系列并没有影响到本作的丰富,因为大量的宇宙世纪作品相关作品都加入到了本作之中,不论是之前播出的《雷霆宙域》还是冷门小说《A.O.Z 提坦斯的旗下》,都可以在游戏中找到相应的机体。

BNEI 对于本作的宣传可谓是不遗余力,在场馆外面最中央的位置就能看到立着的3个广告牌,进入场馆后高达的播片更是随处可见。

由于BNEI不允许拍摄游戏画面,因此只能为各位口述游戏内容。

试玩关卡

进入游戏界面后会出现3个存档,每个存档对应一个关卡,分别是:

  • 扎布罗散落 可使用机体:白色木马三人众和一年战争时期的联邦军机体。
  • 所罗门的落日 可使用机体:各种吉恩公国的机体,如吉恩号、GP02/各种外传和 MSV 中吉恩机体,友方机体为大扎姆。
  • 宇宙与地球 可使用机体:历作的主人公所驾驶的机体以及便当战式样的刹帝利。

除此之外,这三关都可以使用《SD高达》系列的原创机体:凤凰高达。

系统相关

玩法:《SD高达G世纪:起源》是一款走格子的战棋类游戏,进入关卡后选择舰船里的机体出击,移动到敌人身边选择射程范围内的敌人攻击即可。

攻击:使用武器攻击敌人会消耗 EN,比如 GP02 的核弹头会消耗100点之多,不过伤害当然够劲儿。攻击敌机时身边如果有并未待机的机体就可以使用支援攻击,本作还加入舰船与机体的组合攻击,可以一举击破复数的敌人编队。

再动:击破敌机体的我方机体可以再次行动,之后再击破机体还可以继续再动,但再动有上限次数。

get槽:关卡中有限定在本关使用友方机体时,使用该机体机坠敌机后 get 槽会上涨,涨满后就可以在机库中制造这台机体了。用大扎姆击坠了不少机体,感觉这个槽涨的还是很慢的,估计有得刷了。

画面与BGM

本作的画面称得上是进步很大,毕竟前作平台是 PSP,但除了分辨率外本作对高达的头身比例也做了调整,小头小脑的高达桑们显得更加帅气了。

个人感觉本作动画演出相当不错。宇宙世纪本着伪科学的设定态度没有太炸天的武器,技能相对朴素,攻击画面无非就是掏枪、射击、bang,感觉并不热血。而《SD高达G世纪:起源》给出的解决方法是还原原作,使用每个武器的每个动作都是原作动画中的画面,这样当玩家看到熟悉的场景就会回想到观看原作时的心情,另外,本作在细节上下了很多功夫,比如吉恩号攻击时独眼的运动轨迹、机师特写出现时全景驾驶舱中的茫茫宇宙、加速推进时的画面表现等等,可谓是良心的fans向作品。

至于 BGM,毕竟自古高达出神曲,试玩的时候我带上了耳机,用独角兽时听到《RX-0》就像直接打了鸡血一样兴奋,而用NT-1时听到那首《いつか空に届いて》,想起巴尼的事又突然有些伤感。总之,本作使用了原作的 BGM 伴奏,让声音与画面的同步率更加上升了。

总结

《SD高达》系列本身就是面向高达迷的fans向作品,本作更是进一步细分了市场,是一部只面向 UC 迷的作品。通过试玩,个人对本作的表现还是很满意的,虽没有惊喜的感觉但也确实做到了进化。值得一提的是本作的中文版会与日文版同步,于2016年11月22日发售,那还等什么呢!

用户评论

屌国女农

我超喜欢G世纪这款机甲模型!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棃海

这部作品画风真是惊艳,场景细节做的很棒。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抚笙

PSP平台的游戏,感觉非常适合在旅途中玩!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盲从于你

高达G世纪的世界观很精彩,有很多值得探索的故事剧情。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颜洛殇

这款游戏的手柄操作感觉很顺手,战斗体验很好。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半梦半醒i

好久没玩过机甲类的游戏了,打算入手试试这作。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心亡则人忘

很喜欢高达系列作品,期待这个G世纪。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孤自凉丶

这部PSP游戏的画质还能接受吗?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极§速

听说游戏里有很多重温经典的剧情故事线啊!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幸好是你

感觉画面比其他PSP游戏要华丽很多。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一生荒唐

这款游戏适合想体验高达系列玩家们入手玩吗?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关于道别

不知道游戏里的机甲有多酷炫,我期待这场战斗!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殃樾晨

G世纪这个名字真是太棒了,很有未来感。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初阳

PSP平台的游戏还能保持游戏的质量和深度吧?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爱你的小笨蛋

这部作品的世界观听起来很吸引人,我要去深入了解一下。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没有爱人i

感觉这游戏应该有很多可选的机甲战队的玩法吧?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你tm的滚

终于看到G世纪的新作了!期待它能给粉丝带来惊喜。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如你所愿

我已经迫不及待想要体验这款游戏的剧情和战斗故事了!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人心叵测i

听说游戏的音乐也是非常棒的,我很期待听一听。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