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K200

首页 > 游戏资讯 > 正文

打航母,中国为何要“剑走偏锋”?

时间:2024-03-05 02:58:21

东风一吹,一切都安静了

日前,美国国防部官员对英国路透社和美国彭博社表示,26日,中国发射了4枚中程弹道导弹,击中了南海海南岛和西沙群岛之间的地区。

此前,香港《南华早报》援引接近解放军的消息报道称,解放军26日从青海方向发射东风26B弹道导弹,从浙江方向发射东风21D弹道导弹,达到南海预定目标。

▲消息来自观察者网

虽然8月26日中国向南海试射远程弹道导弹的具体技术和战术细节还有待进一步披露,但可以肯定的是,这次试验进一步向世界,特别是向美国展示了,中国弹道导弹的可靠性。 威慑力。

为了弄清解放军这次导弹试验的具体情况,美军的“RC-135S”侦察机也从日本空军基地起飞,收集中国火箭军导弹打靶演习的情报。

本期我们就从这次演习开始,来看看新时代中国为保卫家园而筑起的“海上长城”。

为什么中国要在攻击航母方面采取古怪的做法?

自从航母进入人类战争舞台以来,击沉航母数量最多的武器就是“航母”本身和“潜艇”。

▲中途岛航母海战艺术作品

在迄今为止航母对决最频繁、最激烈的二战太平洋战场,击沉航母最可靠的两种方法就是“依靠己方航母正面强行吃掉对方航母” ”或“潜艇偷袭”。

换句话说,从“经验角度”来看,如果中国想要击败美国航母打击群、击沉或击毁美国海军航母,那么最应该加强的就是中国自己的航母编队和攻击潜艇。 而不是研制尚未在实战中证明有效的反舰弹道导弹。

▲中国海军装备适合在黄海使用,

039系列常规动力潜艇在东海等海域作业

然而,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形势的剧变,让中国来不及建立一支能够逐步与美国海军抗衡的“对称作战力量”。 1996年,台海战事迫在眉睫,中国的GDP总量仅为美国的十分之一左右。

▲ 中美日GDP走势图

在一个“敌富我穷”、“敌强我弱”、“敌多我寡”的世界(刚刚赢得冷战的美国) 20世纪90年代,国际影响力已达到顶峰,其可靠盟友数量远多于中国)),为了应对美国航母编队在远洋巡航,已成为中国发展的必然选择“采取错误的做法”导致作战能力不对称。

▲美军航母打击编队打击范围示意图。 没有足够远的射程,根本无法损坏它。 图片来源《防空母舰“霹雳”导弹需求与发展分析》

▲上世纪末,中国唯一能想到的解决办法就是“第二炮兵”(现火箭军)的“永恒之剑”

“弹道导弹击中航母”并不容易

美国航母舰队虽然舰艇众多,现代化水平很高,是最先进的海上武装集团,但他们生活在海洋上,他们最可靠的掩护不是自己的强大力量而是浩瀚的海洋和自己的高水平。 -速度机动性。 能力。

当整个编队能够以“30节”(55.56公里/小时)机动时,美国航母编队可以“无痕”压制骚扰中国漫长海岸线

第一次鸦片战争中,英国舰队凭借机动性高、总兵力劣势,在各个战场上对中国军队形成局部优势,沿中国沿海城市转圈作战。

因此,想要打航母,首先要解决发现航母的问题。 由于海军舰艇数量有限,空军飞机普遍落后美军一代,依靠常规舰艇和飞机在海上和空中进行近距离侦察和跟踪显然是不可能和不可靠的。

▲在“阿利·伯克”级驱逐舰和美军重型舰载战斗机面前,无法隐形的侦察机和战斗力一般的追踪舰都“成功”

在此情况下,发展“天基”(卫星)侦察系统和远程地面预警系统成为中国探测美国航母的重要手段。

迄今为止,中国已发射了数十颗“遥感”卫星。 西方观察家认为,这些用于“观察农作物生长”和“监测土地灾害”的卫星可用于军事目的。

中国长春光机所研制的四米碳化硅反射镜的出现,使我国天基“光电观测系统”迈上了新的台阶(著名的“哈勃太空望远镜”口径为2.4米)。

要有效对抗美军航母编队,除了及时发现、近距离跟踪外,还必须能够在打击后准确评估打击影响,及时“更换被美军击落的侦察卫星” ” “。

▲《快船十一号》

“快舟11A”的公开发射,是中国快速“补充”本国卫星网络能力的展示。 看这运载火箭连军绿色漆都没有换,战时的意义还是以后再说

这些保障能力的建设也消耗了中国国防建设者大量的精力。

▲图片来源:《用无人机辅助反舰弹道导弹攻击航母的设想》

上图中的一切都是对抗强大的敌方航母所必需的。 幸运的是,上述设备已在中国安装。

还记得2019年国庆阅兵亮相的“武剑八号”高速隐身无人侦察机吗? 与前苏联由常规非隐身轰炸机改装而来的缓慢移动的海上侦察机相比,中国的“五丈八号”等高速无人隐身侦察机无疑更擅长瞄准航母编队等目标。 有效发挥精准侦察作用。

▲“武剑八号”高空高速无人侦察机

侦察辅助设备全部准备就绪后,担负摧毁航母决定性使命的弹道导弹自然不能放过。

传统弹道导弹依靠惯性制导,命中精度较差。 它们只能打击地面固定大型目标,其普遍“僵化”的飞行路线很容易被美军先进的防空火力拦截。

▲海湾战争期间美军拦截的伊拉克弹道导弹。技术一般的弹道导弹在美军眼中与“死目标”没有什么区别。

能够打击航母的弹道导弹首先必须具有较高的打击精度,这样才能准确地飞到敌方航母编队上空。 其次,它们还必须具备独立发现/识别目标的能力(在弹头上安装雷达、红外等)。 或者高性能的光学搜索系统)保证弹头能够在一堆舰艇中准确识别航母目标,并精准扑击。 最后,它必须具有复杂多变的弹道,以尽可能避开美军护航舰艇。 拦截高性能防空导弹。

苏联消失后,能研制和使用这种导弹的国家就只剩下中国和美国了(其他要么没钱,要么没技术),而美军也不需要这个,所以数量不多。 在这方面投入了资源,远程反舰弹道导弹因此成为中国独有的装备。

▲近年来,意识到危险的美国海军大力加强水面舰艇编队抵御“反航母导弹”攻击的能力

随着我国自主卫星导航系统“北斗三号”的成熟以及我国其他相关领域的进步,东风21D、东风26系列相关型号对“海上大中型舰船目标”的有效打击范围正在不断扩大。也在不断提高。

▲“北斗三号”潜力巨大

空中冲突太平洋航母美军战役_空中冲突:太平洋航母_太平洋空中冲突航母有多少艘

▲DF-26

一旦锁定敌方航母位置,DF-26将在“几分钟”内飞越目标。 即使是大型航母,一炮就会“死伤残废”。

对强敌的威胁需要强敌的肯定

当然,一个国家的反航母手段是否能够对美国航母战斗群构成威胁,是无法自行确定的。 是最有说服力的。

因为就情报水平而言,美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 无论是传统的人类情报侦察,还是高科技的高科技侦察,美国的情报机构都是目前地球上最强的存在。

虽然他们对美国假想敌重要战略武器性能的判断肯定会存在一些不准确的地方,但不会出现“质的偏差”。

▲经常接近中国沿海边境的美国海空军

高科技侦察机绝对不“自由”

需要多少颗卫星才能精确定位美国航母? 需要多少高性能侦察机才能对航母进行严密监视? 弹道导弹在试射中需要展示哪些能力才能逃脱美国海军舰载防空系统的拦截? 最知道这些答案的人一定是美国人。

作为核动力航母的最大拥有者和弹道导弹技术领域的超级大国,他们不可能没有进行过相关领域的攻防演习。

俗话说“专家一出手,就知道有没有”。 作为使用航母和反航母经验最丰富的国家,美国对其他国家反航母能力的评估是最准确的。

为了对抗美国航母的威胁,伊朗也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相关研发工作,并举行了多次“从外观上看最‘真实’”的反航母演习。 ”。

▲为了展示反击美国航母的信心和能力,伊朗人居然建造了美国航母的比例模型,并在海上进行了相关训练活动。

▲“美国木制航母”在伊朗军队近距离攻击下被炸毁

然而,在美国人和见多识广的国际军事观察家看来,伊朗的这些努力和相关演习无法对美国航母构成任何实质性威胁。 无论伊朗人进行了多少次反航母演习,每次在美伊关系紧张的时候,美国航母仍然敢于接近伊朗海域,进行武力展示。

对于中国来说,情况则截然不同。 在中国的反航母体系逐步建立和完善后,美国各官方和民间智库发布了大量研究报告,为应对“中国威胁”提前做好预案。 。

▲与伊朗的演习相比,中国在西北内陆的打靶练习可以说是默默无闻,但在美国卫星眼中,显然中国内陆的演习更具威胁性。图片来自:新浪军事

为中国航天测控事业做出不朽贡献的“远望四号”观测船,作为中国弹道导弹攻击海上目标的靶船,已被击沉。 据信美国卫星和侦察机也目睹了这一事件。 船沉没的全过程。

21世纪的美军也模仿了上世纪冷战高峰期针对强大苏联的“空海一体战”概念,提出了“空海一体战”概念,瞄准潜在的潜在威胁。与中国发生冲突。

2010年,“空海一体战”正式成为美军官方大战略。 在“空海一体战”概念中,美军强调发展“反介入/区域拒止”(A2)能力以削弱对手的重要性。 /AD)能力”的意思。

在“空海一体战”概念中,美国空军的隐形舰队将深入中国腹地,猎杀中国火箭军的运载火箭,以消除中国对美国海军航母的重大威胁。

如果不是真正感受到真正的威胁,美军是不会做出这样的反应的。 2016年,“南海仲裁案”引发的中美海上对抗爆发。 为了“支援”海上实力弱于美国海军的中国海军舰队,中国在内陆架设了数十枚新型东风导弹。

尽管事发后中国官方只是淡化了这一事件,但长达16年的“南海对峙”的影响却极其深远。

从随后仲裁事件的结果和走势来看,2016年火箭军高涨的“东风”确实压倒了咄咄逼人的“西风”。

“真理只在大炮射程之内”这句话体现得淋漓尽致。 东风一吹,一切都安静了。

“南海仲裁案”期间,指挥美国海军挺进南海、随时准备与中国大战的日美海军四星上将哈里斯,对峙后转出军队,前往韩国当“人兽”。 美国驻韩国大使“无害”。 美国海军航母编队逼近中国近海并摆出战斗队形的戏码此前已经发生过多次,之后就再也没有发生过。

▲左:曾经意气风发的四星将军哈里斯

右:哈里斯,现任驻韩国大使。

中国的反航母系统

我们不会走苏联人的老路

前面说过,在中原王朝强盛的时候,中国古代的长城不仅仅是一座被动挨打的“城墙”,而是一个可以随时掩护中原铁骑北上进攻的军事体系。

新时代的“海上长城”与中国的反航母系统是一样的。 尽管它最初是为了攻击敌方航母编队而建造的,但中国的军事建设者从一开始就为这些系统注入了多用途。 ,多任务处理的灵魂。

▲无论是055还是052D,中国新时代建造的主力海上战舰一直都是多用途的,而不是像苏联那样细分为很多专业类型。

受电子技术水平和发展思路的影响,苏联在冷战时期花费巨资建立的反航母系统实际上反应迟缓、用途单一。 因此,在看到中国计划像苏联一样,用“不对称”战力来对付美国航母战斗群后,不少观察人士认为,中国的反航母系统已经“误入歧途”,将会重演当年的悲剧。苏联。

前苏联的“神话”系统也计划利用太空卫星来定位美国航母。 但由于当时前苏联的电​​子侦察和数据传输技术薄弱,这套系统高昂的成本并没有换来应有的效益。

2020年2月,我国首颗民营5G卫星成功完成在轨通信测试。 如今,中国在电子、通信领域取得的成就远远超过了苏联电子工业。

但今天不难发现,得益于我国电子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国防建设思想的转变(军民融合、注重经济效益),新一代侦察打击系统中国研制的基本上都是灵活多变的。 根据用途的不同,它们既可以服务于反航母行动,也可以服务于常规军事任务,甚至可以协助中国的私营经济发展。

火箭发射系统,战时可以用来快速补充侦察卫星,平时也不会“浪费金钱和粮食”。 除了承担民用卫星的发射任务外,甚至可以在火箭本体上展示商业广告。 苏联的情况并非如此。 时间是不可能的。

曾经困扰前苏联航天侦察的许多问题对于今天的中国人来说已经不再困难。

中国建设的用于探测和反制对方航母的情报支持系统,也可以服务于中国航母或陆军部队的战时保障,做到一笔投入,在不同领域获得尽可能多的效益。

▲中国海军正在大力发展航母。

未来也将逐步具备“对称作战”能力

战略威慑必须恰到好处

远程反舰弹道导弹是仅次于核武器的战略威慑武器。 如何用好它们,也是考验中国人民智慧的课题。

“打太多或太少”是行不通的。 如果打的太多,一来会花很多钱,二来也容易泄露具体细节。 如果打击太少,就无法发挥出有效的威慑作用。

就战略武器的极端保密而言,人类历史上有一个著名的反例,那就是老日本海军对“大和”级战列舰的保密。 为了保守“460毫米、7万吨”巨舰的秘密,日本海军甚至连自己人都欺骗了。 二战结束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很多日本人仍然不相信旧日本帝国能够建造如此巨舰。 大型战舰。

如此极端保密的一个严重后果是,虽然大舰大炮在大国之间的海战和谈判中仍然可以起到威慑作用,但日本建造的两艘大和级战舰却没有起到任何威慑作用……

只有在适当的时机,通过适当的实验,才能有效展现战略武器的威慑能力,才是用得上的好办法。 这句话简单的意思就是:让对方肯定知道我有武器可以打败你,但我不能。 让对方知道这把武器的详情和具体数量。

8月26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南海进行弹道导弹海上目标试验。 这显然是一次精心策划的测试。 此次,从不同地点发射的多枚反舰弹道导弹应该击中了海上“高度逼真的航母目标”。进一步展示了中国火箭军对海上大型目标的“多弹同时打击能力”。

8月26日之后,美国海军想要制定任何针对中国的行动计划时,应该更加慎重地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