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3 08:38:43
近年来,昆虫在宠物界逐渐流行起来,有的学校甚至在自然课上教孩子们如何饲养昆虫,这是孩子们认识自然的一个很好的方式。大多数圈养的昆虫是犀牛和蚕。肉食性昆虫在容易饲养的昆虫中比较少见,但这次我们将介绍我们饲养除草剂的经验。
在这个游戏中,他们不是杀草动物。因为它们有时会变成快乐的螳螂。我们的天然螳螂甚至更好。它们是天敌,具有出色的狩猎技巧。它们等待机会,在猎物做出反应之前迅速发起攻击。饲养螳螂可以让你观察大自然神秘的一面。
现在,进入严肃的螳螂模式。
三角形的脸、镰刀形的腿、凶猛的食性,大概是螳螂的基本印象。 宽腹螳螂,螳螂目,螳螂昆虫,体色绿色或黄绿色,成虫生活于春秋两季。出现并栖息于低海拔、平坦的森林中。
螳螂常常在树上或草地上埋伏等待猎物,利用体色隐藏不动,慢慢接近猎物,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抓住猎物,慢慢品尝甜味。
罪犯真的心狠手辣吗?螳螂的卵囊被称为“皮笑”,在中药中用作药用成分。雌性螳螂在章鱼体内产卵,里面通常有200到300个卵,可想而知要生下这么多的宝宝需要多少能量。
螳螂也被称为“无情的猎人”,因为雌性螳螂一般比雄性螳螂大得多,而且还发现雄性螳螂会在交配期间或交配后被吃掉。
事实上,并非所有雄性螳螂都可以食用。这是动物的生殖本能。根据科学家的实验,科学家得出的结论是,只有雌性螳螂才会“觊觎”雄性螳螂的身体。当饥饿时,雌性螳螂会先慢慢地吃掉雄性螳螂的头。雄性螳螂在繁衍生命的神圣过程中,基本上不会用大脑去思考问题。雄性螳螂吃掉头部后,继续吃掉身体的下半部分,完成使命后如果不吃掉身体,可以自行生存数天。
饲养日记04-07:章鱼
在野外,章鱼经常出现在树枝上。我第一次养这个宝宝是在四月初,当时我在公园附近半山的杜松树上发现了这只螳螂的卵囊,我把它带回家等待它孵化。
螳螂是不完全变态的昆虫,其生长阶段为(卵若虫成虫)。
04-21:一龄若虫孵化
上图为一龄幼虫孵化并从卵囊中出来的情景,刚孵化出来的螳螂精神抖擞,十分活跃。一龄幼虫非常小,只能以相对较小的昆虫为食,因此蚜虫、蚂蚁和果蝇是不错的选择。
很多成年人一听说养螳螂都会害怕,但也有小孩子抱着很大的希望想要养,要求收养刚孵出来的若虫,但螳螂的成活率是极高的。孵化出来的小螳螂都分给了它们,但由于缺乏经验,很多都相继死去,我就一边看着它们一天天长大,一边帮着扫网、准备它们。虽然每天都吃着饭,但心里还是充满了幸福。
05-09:第二次蜕皮期
大约10天后,螳螂就会蜕皮,变成二龄,刚刚蜕皮的螳螂身体呈透明的翠绿色,十分可爱。
*除了一只单独饲养时生长良好的螳螂外,我还在饲养箱中饲养了几只小螳螂幼虫,但同类相食后只剩下一只,所以我建议想要饲养一只的朋友这样做。只可饲养一只螳螂,同一空间内不得饲养超过两只螳螂。 05-17:3岁
一周后,螳螂就到了三龄,三龄后螳螂对食物的需求量增加,它唯一的食物就是扫网获得的小昆虫。它们喜欢栖息在树叶的下面,偶尔左右摇晃身体,就像在风中摇曳一样。
05-25:4岁
它们生长速度很快,每8至9天就发生一次变化,卵孵化后分为从幼虫到成虫8个阶段,随着年龄的增长,它们的体型逐渐增大,需要的食物量也随之增加。
06-03:5岁
隐藏在叶子中的非常小的蚜虫在这个阶段已经不能满足它们的食欲,可以以苍蝇、蜜蜂和小蚱蜢为食。
06-16:6s,头壳宽度4mm
当若虫蜕皮到6龄时,已可以吃中等大小的黄花和蝗虫。狩猎本能得到充分发挥,此时它迅速而准确地捕获了猎物。 倒挂的螳螂正在吃得鲜美可口,垂下的正是蝗虫的腿。
06-26:7岁,头壳宽度5mm
当它的头部旋转面向你时,它的三角形头部清晰可见,使它看起来像科幻电影中的外星生物。
07-16:8岁
从7龄到8龄的时期很长,将近20天,原来的幼虫还没有长出翅膀,但到了8龄,它已经快成成虫了,背上开始长出羽芽。
当螳螂静止不动时,可以看到它把前腿并拢起来,好像在祈祷,所以即使在其他国家,这种杀手也被称为祈祷虫,而这种祈祷是饭前的仪式。这好像是。仁慈,不吃你猎取的昆虫。
08-28:成虫的出现
八月,它们进行最后的变态,羽化为成虫,但你可以看到许多个体的腹部特别宽,上翅中央两侧有小白点。从我捡起丹顶螳螂的卵囊到成虫出现,一共花了三个月的时间。每天,你必须按时准备活的小昆虫,从小蚂蚁和蚜虫到中型锯蝇和苍蝇。当时公园里的小昆虫,比如大蝗虫、蟋蟀等,很可能是远远地看到了防虫网,就逃跑了。
肉食性昆虫比一般的草食性昆虫饲养起来更有乐趣,但它们却让你敏锐地意识到丛林世界的严酷。不管我多么满意,我还是一口一口地吃下去,很快,毫不留情,而且准确无误。我一方面钦佩这个丛林杀手惊人的捕猎技巧,另一方面有时又为那些以螳螂肚子为食的昆虫感到惋惜,想到这里,我感觉自己变成了一只螳螂。凶手的同谋,“昆虫”凶手实力太强,出现后就被放归野外,任其自然生存。
最后说一句,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不知夫是螳螂,气得胳膊被当车辙,不知夫无能”。这就是成语“螳臂当车”(又名“螳螂臂挡车”)的由来,用来表达对自己能力的高估。不过,在笔者看来,螳螂虽小,但在强敌面前退缩又有什么意义呢?只有勇敢的人,不惧怕强敌,却又知道自己无能为力,才能发挥出巨大的力量。他不服输的精神值得敬佩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