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4-28 10:02:17
【军武次位面】: 王奡
轻武专栏是军武全新打造的单兵武器类栏目,不求最高深,但求最有料!
一系列FPS游戏的盛行,KRISS VECTOR都会因为独特的外形被广大军迷玩家记忆深刻。在游戏中,这款给玩家的印象就是——后座力小、射速快的上天、弹匣容量还只有一丢丢。
▲KRISS VECTOR
俗称:维克托、短剑
在这里不得不说,游戏中对KRISS VECTOR的还原度其实已经算得上是非常高了,在实际的射击过程中,装配13发弹匣的KRISS VECTOR,仅仅需要不超过两秒的时间就能将弹匣倾泻一空,而射手感觉到的后座力却只像是被人用力推了一下肩膀。
▲KRISS VECTOR就是绝地求生中的维克托
射速快,后坐力小
KRISS VECTOR 所发射的为.45 ACP弹,也就是M1911所使用的弹药,但为何即便是单手射击全自动的KRISS VECTOR,枪口的上扬甚至都没有比M1911高出太多。
▲早期用于验证枪机原理的MK5样枪
外形奇葩到看不出这是枪
这款最早由美国转型国防工业公司TDI于2015年发布,当时TDI将这款仍在试验期间的枪支称作KRISS SUPER V。
▲叫它短剑其实也没错
据称,KRISS的名字源自东南亚地区一种波浪形状的短剑,也就是在CF中著名的马来剑,外形也很奇葩,所以KRISS也被人称为短剑。
▲著名的马来剑
据说在18世纪能将一刀劈断
而枪支名称中的SUPER V,则是该款中独特的枪机系统的代号,正是由于“超V”枪机才使得短剑将.45 ACP的后座力降的极低。
▲独特的“超V”枪机系统
传统的自动武器,无论是半自动还是全自动,枪机基本上都是在轴线上运动,乃至复进簧也大部分处在同一轨道上,即便有一些采用斜托设计的武器,也没有一款是像短剑这样,几乎将复进簧垂直向上放置。
▲AK的复进簧位于枪机运动轴线上
短剑的枪机为自由后座式,但在其枪机后有一“平衡配重块”,和其他一些采用延迟开锁设计的枪支类似,短剑的枪机在后座时,与“平衡配重块”上的斜面作用,以起到延迟开锁的目的。
▲短剑的结构与传统枪完全不同
其后,枪机继续向后运动,而“平衡配重块”则因为斜面与枪机作用时的垂直分力,而沿复进簧导杆向下运动,最终带动枪机向下倾斜。
▲平衡配重块和枪机的运动过程
弹药中的燃烧药被点燃后,产生的高压气体除了推动向前运动外,还会通过枪机的向后运动,将一部分后座力传至人体,而SUPER V的枪机系统设计,使得传统枪机的前后直线运动,变为了一个矢量化的轨迹。
而后座力也因为平衡配重块的拉动,而被分散到向下的矢量集内,进而减小了水平向后的冲击力,也许这也正是后来TDI公司改名KRISS后,将SUPER V冲锋为VECTOR(矢量)的原因。
▲短剑的枪机构造透视图
但除了燃烧药在膛内直接带给枪机的反冲力外,当高压气体在枪口迅速喷出时,还会通过对枪身产生向后的作用力,因此在一些后座力较大的武器中,我们常常会看到安装有枪口制退器,就是为了将高压气体用于抵消部分后座力。
除此之外,由于传统的枪支在设计时,轴线一般位于握把和之上。由此一来,枪口喷出的高压气体,还会带给枪身一个向上旋转的力矩,体现在射击过程中,也就是我们所常说的枪口上跳。
▲传统的结构中,轴线在握把位置之上,有较长力臂
为了抑制这种现象,卡拉什尼科夫在AKM的枪口前加装了一个斜切式的防跳器,将高压气体的作用力向下引导,而斯通纳在设计AR时,则直接将武器设计为直托式以缩短力臂的长度。
▲带有斜切式枪口防跳器的AKM
虽然这两种设计都有效抑制了枪口上跳,但短剑的设计似乎更胜一筹。不过要注意的是短剑的枪口是下面那个管子,上边的是安装手电筒的接口。
▲注意在下面,上面不是
通过仔细观察,会发现短剑的位置甚至还要略微高于枪口轴线,也基本和处于同一水平线。
▲注意和的位置
在这种情况下,枪口气体带来的力矩便被降低了许多,即便是瘦弱的女子和小孩也能够轻松操纵,而力量较强的成年男子甚至可以将折叠起来,仅用单手直臂射击。
▲单手射击VECTOR
在这样的设计之下,短剑已经在减小后座力和抑制枪口上跳上做到了极致,于是便可以开始在射速上“解放天性”。
常见的.45 ACP口径的一般射速都不高,如UMP的.45 ACP版本UMP45,因为后坐力原因,为了控制连发时的弹道散布,甚至特意安装了射速减速器,将其射速限制在580发/分钟。
▲短剑全自动射击,一下就打完了
而短剑则不用考虑后坐力影响散布,短剑的理论射速却高达1200发/分钟,在早期的试验型版本中,甚至有超过1500发/分钟的型号,30发弹匣也就射一秒的事,即便是最低的也有650发/分钟的射速。
整体而言,短剑虽然成功做到了高射速和低后座的兼顾,且结构紧凑体型较小,十分适合CQB作战。
▲身材十分紧凑,适合CQB作战
但采用21的标准13发弹匣,对一款高射速的而言实在是太小了,即便KRISS公司之后推出了20发和30发的弹匣,似乎还是不能够让用户满意。
▲短剑兼容标准的弹匣
而在长度上的牺牲,让这款的威力仿佛就像是一支加装了组件的全自动。
随着模块化理念的普及,KRISS也为VECTOR设计了可更换口径的下机匣,可以在没有拆卸工具的情况下在几秒之内完成不同口径之间的转换。
▲短剑也要搞模块化
并且还推出了16英寸的版本,但为了外观上符合用户的审美习惯,将其伪装成的样子。不过短剑目前销量并不好,仅有几个国家特种部队有装备,更多购买的都是民间枪迷。相反,在游戏中它确实最热门的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KRISS公司并不满足于仅仅将SUPER V枪机系统用于,如今该公司正在与美国陆军军备研发工程中心合作,研发一款名为Disraptor的.50口径重,同样会采用平衡配重块的设计来降低后座力,军武菌已经不敢想象这款重的射速会高出怎样的天际。
最后送上今天福利:
更多有趣好玩的军事文章、视频、图片、电影、游戏,关注“军武次位面”微信公众号
出处:游民星空(听风飞舞)
对于AMD目前仅露出冰山一角的旗舰级显卡,目前官方给出的确认信息是,它将会在今年的6月16号——E3大会上正式亮相。
就在此前,我们已经对显卡的命名进行过分析,并且对核心面积进行了猜测,甚至连旗舰显卡的PCB长度也有猜想。但是,当大家都在等待基于Fiji XT的AMD Radeon Fury X以及基于Fiji Pro核心的和AMD Radeon Fury更多相关信息时,国外科技媒体Hwbattle又给出了一记“重磅”——其实这次基于Fiji核心的旗舰级显卡不是并两款,而是三款!
居然是三款?据Hwbattle称,其实Fiji系列共有3款,它们分别是Fury Nano、Fury XT以及Fury Pro。
关于后面两者,大家可能还是比较熟悉,如果对于具体的命名心存疑惑的话,它们的代号也揭示这两款显卡分别对应Fiji XT核心和Fiji Pro核心。但是,对于这个未曾谋面的Fury Nano究竟是什么核心呢?
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前不久WCCFTech带来的AMD旗舰卡的内部透视图?在当时当时WCCFTech给出的该旗舰卡显卡的PCB长度是19cm,这一数据让大家非常惊讶——新旗舰也太短了!。而现在的最新说法是,这一款采用水冷散热超短的卡正是Fury Nano。而相对于Fury XT和Fury Pro这另外两款旗舰级显卡,都将会采用三风扇的风冷设计。
如此一来,我们对于Fiji的发热表现似乎又增加了不少的信心,而Fury Nano则更像是一款展示AMD技术实力的黑科技产品。
而且这样的话,AMD在价格的战略空间方面也多出一些来,看来这次AMD对老对手NVIDIA的GTX Titan X和GTX 980Ti可谓是虎视眈眈呀。
用户评论
哇,这场面真是太美了,各种细节都做得超精致!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官方这次可真下血本,对各个角色的建模太细致了。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终于可以看到完整的角色设计了,简直就是我的心头好!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不同角度的变化真的好帅气,我爱这种动态的感觉。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张全身透视图真是让人眼前一亮,cf零的画风确实很吸引人。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款模型一定会在游戏里和我们打交道吧?期待未来的更多互动!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么用心做出的角色,真的让人期待更加丰富的剧情和故事。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喜欢这个角色的眼睛设计,眼神很有神韵。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身盔甲也太炫了,每个细节都超级酷炫!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角色模型看着很真实,像是要从屏幕里跳出来一样~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官方真是太厉害了,可以把角色做成这样!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好想立刻开始游戏体验一下这个角色的操作!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款全身透视图让我更加了解角色的设计理念和背景故事。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确实是一个让人眼前一亮的角色,期待以后会有更多的解读和分析。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感觉官方的用心程度越来越高了,游戏体验一定也会更优质!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些细节设计都太棒了,玩起来一定会很享受!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分享给我的朋友们都要看一看,这个角色真的绝了!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期待看到更多 cf零 角色的全身透视图,每个角色都很独特!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